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官員養老是什麼樣的 哪一個朝代的待遇最好呢

古代官員養老是什麼樣的 哪一個朝代的待遇最好呢

時間:2019-05-31 17:29:5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古代官員退休條件是什麼,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現今社會,老年人口數量龐大,且社會老齡化的速度在不斷加快。對於政府來說,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無疑對老年福利設施以及醫療保障服務產生瞭極大的需求,也就意味著政府承擔的責任更大瞭。於是,公務員首當其沖推遲瞭退休年齡,如今的國傢公務員男性退休年齡是60歲,女性則是55歲。達到這個年齡才能滿足退休條件,領取豐厚的退休工資,回傢享受天倫之樂。

然而在古代,官員們領取退休工資所要求的條件卻不盡相同。古代的退休制度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存在著,不過當時社會動蕩,官位難以坐穩,所以退休制度比較隨意。直到漢朝,這個制度才被大傢重視起來。

在漢朝,想要領取退休金得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年滿70歲;第二個是俸祿需要達到一定等級,最低兩千石。如此,退休後可領取在任時俸祿的30%作為退休金。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看臉決定是否同意退休。大唐是個好面子的朝代,前來朝貢的小國又多,所以有些人還沒到70歲,就因為長得老就把人給開掉瞭,可是有些人年紀大瞭也是鶴發童顏的樣子,所以一直留任。柳公權80多瞭還在擔任太子少師,燃燒自己為大唐發光發熱,小編也是著實佩服啊。

宋朝對官員可是大方著呢,本著“官員是朝廷的希望”的宗旨,士大夫們賺的盆滿缽滿,一度被譽為士大夫的“黃金時代”。且退休的福利也是歷朝最好的,隻要你是大宋朝的官員,那你就擁有瞭純金鑲鉆的飯碗!不論你品階多少,隻要退休年齡滿足規定,即可在退休後領取全薪。甚至到瞭宋神宗的時候,官員們的子孫還能繼承他們的官職。真的是一人當官,全傢幸福啊,難怪宋朝的學子們拼瞭命也要考公務員,小編若是生在大宋朝,也止不住“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步伐啊!

到瞭明朝,士大夫的好日子算是到頭瞭。這都是因為太祖朱元璋出生低微,從小便看慣瞭官吏的醜惡嘴臉,眼裡哪還能容得下一絲污垢。並且設立瞭舉報制度,若是有官員與貪污掛上瞭鉤,可是免不瞭大刑伺候的。明朝剛建立的時候,太祖沿用前朝的退休制度,仍然是70歲退休,養老金為全薪,但是不久之後退休年齡改成瞭60歲,官員們提前10年退休本應高興的事,但是卻怨聲一片,誰能想到朱元璋把養老金取消瞭呢。沒有做出任何功勞,到60歲想拿到朝廷的錢是不可能的瞭,這一傢老小可怎麼辦喲。許是下面意見太大,老朱還得靠官員們盡心辦事呢,便讓步應允他們免除賦稅和徭役,經查實後,若是真的揭不開鍋,便給你一個月兩石米,解決一傢老小的溫飽問題,但是想喝酒吃肉就得憑自己本事瞭。

後來清朝政府的退休制度與明朝基本一致,退休後政府並不負責養老,為瞭晚年能有些依靠,所以清朝的官員貪污成性,能撈一筆是一筆。稍有不同的地方在於武將制度的區別:副將以上的高級將領可以60歲退休,而低級將領就沒這個待遇瞭,剛在官場闖出點名堂就讓你失業瞭,也是讓人鬱悶。

小編認為退休制度與國情國策是息息相關的,不論是提前退休還是延遲退休,都是時代環境所造就的。古代的時候,退休隻是與官員有關,而現今退休這個政策已經與各階層的人們有關瞭,由此看來時代在進步,國傢對人民的關懷越來越多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