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諸葛亮臨死前為什麼要在嘴裡含七粒米 又有什麼作用呢

諸葛亮臨死前為什麼要在嘴裡含七粒米 又有什麼作用呢

時間:2019-05-11 09:52: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字孔明,號臥龍。說的就是諸葛亮,是我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外交傢,文學傢,書法傢,發明傢,為當時蜀漢的建立數次出征應戰,做出瞭巨大貢獻。最終於234年,病逝於五丈源軍中。

後來諸葛亮命人在他死後,往他的嘴裡放七粒米,那麼,為什麼要在嘴裡含七粒米呢?又有什麼作用呢?首先,這個說法源於《三國演義》的第114回,諸葛亮深知自己病重,已回天乏術,但臨終前為瞭讓蜀軍全身而退,便出此對策。命楊義在自己死後不要立刻發喪,做一個大龕,再把自己的屍體放進去,呈左立狀態,再含七粒米,並且腳下點亮一盞燈,軍中必須蕭然無聲,而這麼做的目的,按照他的說法就是,使得靈魂不離軀體,將星不會隕落,雖死如睡就像活著一樣,依然可以鎮守軍中。

口中含米是代表著自己尚可吃飯,腳下點明燈代表著自己在思考軍務。自己死後,天上將星必定降落,為瞭讓司馬懿不敢來,諸葛亮必須裝出來自己尚在人間的假象,其次,在道教文化中,一直以來秉持這樣一個觀念,是有靈魂的,而且人死後他的靈魂不會馬上離開身體。

而諸葛亮生前是信奉道教的靈魂之說的,到傢文化的理念是:北鬥是由七顆星組成,其實生與死的象征,由此使得數字七成瞭一個神秘的數字,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會放“七”粒米瞭。如此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會這麼做,是為瞭給司馬懿一個錯覺。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