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和范蠡是什麼關系 他們兩是同一個人嗎
范蠡的人生堪稱是一部傳奇,他輔佐越王勾踐,消滅吳國,稱霸中原,之後功成身退,化名陶朱公,並開始經商致富、傢累千金,被後世譽為中華道商的鼻祖。但是在21世紀初的一次考古發現,加上相關史料的記載,幾乎顛覆瞭史書,范蠡、西施很可能沒有歸隱,而是被人活活淹死的!
按照司馬遷所著《史記》的記載,范蠡在輔佐勾踐滅吳後,寫信勸說文種歸隱未果後,“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之後他來到瞭陶,自稱陶朱公,經商致富,聞名天下,最終老死於陶地。另外根據其他史料記載,“西施,亡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也就是說范蠡和西施在吳國滅亡後,攜手登舟,歸隱江湖,這種說法流傳甚廣,加上明朝文學作品的渲染,因此人們對這種說法堅信不疑。但是這種說法存在著嚴重問題,直到21世紀初,考古專傢們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鴻山鎮東部發現瞭一座特大型貴族墓葬,而根據推測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范蠡!
在鴻山大墓中,專傢們先後發現瞭土青瓷器、陶器、玉器、琉璃器等共計1098件文物,大墓采用瞭中原貴族的常用“中”字形,根據相關資料、考古發現的推測,專傢們認為這很有可能就是越國貴族范蠡的墓!

除瞭考古發現外,在歷史文獻資料上,也有許多關於范蠡、西施結局的記載。比如西漢初年的文學傢賈誼,他所在的年代要早於司馬遷,他的著作《新書·耳痹》中明確記載,“事濟功成,范蠡負石而蹈五湖,大夫種系領謝室,渠如處車裂回泉”。
也就是說,越王勾踐滅吳後,將幫助他滅吳的幾位功臣都被他殺掉,范蠡是被捆上石頭後,投到五湖(即太湖)中淹死的。至於西施,他的結局和范蠡是一樣的,“吳王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所謂“鴟夷”,有人認為就是范蠡,也就是說兩人都被扔到瞭水中,活活淹死。

在淹死范蠡之後,可能勾踐良心發現,於是命人將其遺體打撈出來,在太湖附近的無錫,也就是今天發現越國大墓的地方,為范蠡修建瞭一座豪華的墓葬。那麼人們可能會有疑問,如果范蠡死瞭,那麼陶朱公到底是不是范蠡呢?根據文獻的記載,陶朱公不是范蠡,而是另有其人!
范蠡生活在春秋末期,勾踐滅吳發生在公元前473年。按照文獻的記載,梁惠王曾經遇到過一件疑案,不知道怎麼處理,於是他說“陶朱之叟,以佈衣而富侔國,是必有奇智”,“ 乃召朱公而問之”。而梁惠王的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19年。
即使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369年,此時也距離勾踐滅吳已經過去104年瞭!范蠡要真是陶朱公的話,此時至少已經一百好幾十歲瞭,怎麼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