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溥儀拿出珍藏20年龍袍為籌辦登基典禮,日本人卻潑瞭冷水

溥儀拿出珍藏20年龍袍為籌辦登基典禮,日本人卻潑瞭冷水

時間:2019-05-12 08:20:2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為籌辦登基典禮,溥儀拿出珍藏20年龍袍,卻被日本人潑瞭一頭冷水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若論人生起伏,能和末帝溥儀相比的人恐怕沒有幾個。溥儀三歲登基,六歲退位,在紫禁城長大結婚,隨後被人趕瞭出去,又去東北登基當瞭皇帝,1945年後成戰俘,進瞭蘇聯人的監獄,回國後又在新中國的監獄裡呆過。赦免釋放後,溥儀成為最不普通的普通公民,想要回自己原來的傢去看看吧,也還得買票。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實在令人唏噓,也難怪會被無數人被寫成書並拍成影視作品。

平心而論,溥儀雖是亡國之君,但是這一切跟他卻沒什麼關系。面對著那個破破爛爛且烽煙四起的攤子,一個六歲的孩子能懂什麼?孤兒寡母除瞭能以退位來保全性命,還能做什麼?溥儀之後雖然一直住在紫禁城,但這裡對他而言也不過是個華麗的牢籠,作為籠中鳥,他不能有想法,也不敢有想法,直到被趕出去為止。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日本人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打著和平共建的旗號,妄圖實現統治中國的陰謀。為瞭使這個政權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他們想到瞭那位寓居天津的廢帝。事實上,當時確實還有不少人還念著原來的朝廷和皇帝。日本人認為,如果讓溥儀來做這個國主,無疑就具備正統性和合理性瞭。於是他們想盡辦法,成功把溥儀和婉容夫婦都弄到瞭東北。

也許因為幼時成長的環境太過簡單,溥儀的頭腦還真是單純,他真以為自己能夠再次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皇位——東北畢竟也是祖宗的龍興之地,自己在這裡當皇帝倒也不錯。然而很快他就發現,自己在日本人眼裡,根本不是什麼皇帝,就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產生沖突的起因,就是他登基時到底該穿何種服飾。

偽滿政權是3月9號建立的,不過直到同年10月,日本人才正式承認溥儀為國傢元首,並且是通知他可以履行就任儀式瞭。這些舉動說明日方壓根就沒把他看在眼裡,但是能夠登基的喜悅讓溥儀也不再計較什麼,興沖沖地開始準備起登基儀式來。首先要準備的就是龍袍,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當皇帝那就得穿龍袍,也隻有穿瞭龍袍才能算是皇帝。更有信服力的是,溥儀手上的那件龍袍還是他名義上的皇父——光緒皇帝留下的,盡管經過多次搬遷,這件龍袍他卻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著,保存得非常好。

然而還沒等溥儀高興完,日本人那邊就傳來消息,說是為他準備瞭登基時穿的陸海空軍大元帥服,登基時務必要穿上。溥儀一聽就不高興瞭,憑什麼不讓自己穿龍袍?不穿龍袍那還是皇上嗎?然而他的脾氣還沒發完,日本官員就笑出瞭聲,指責他還真以為自己是大清皇帝,如今他是滿洲帝國元首,而滿洲帝國是在日本扶持之下才建立的政權,所以是大日本帝國說瞭算。就這樣,溥儀與日方陷入僵持之中。

不過他既然來到瞭日本人的地盤,胳膊肯定是拗不過大腿的,於是總理大臣鄭孝胥從中斡旋,最終使雙方達成瞭協議,溥儀登基典禮的時候穿元帥服,祭天的時候可以穿一次龍袍。人在屋簷下,心裡再有百般不願意,也隻能如此。也正是這一事件,使得溥儀才真正意識到他的大清早沒瞭,他再也不是皇帝瞭,他就是一個傀儡,毫無尊嚴的擺設。可惜的是,溥儀狠不下心自盡,又沒有任何勢力和日本人對抗,所以隻能渾渾噩噩地做著那個有名無實的皇帝,日本戰敗後他也淪為戰犯,實在是可悲又可恨。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