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讓溥儀繼承皇位時,隆裕為什麼急著問他有幾個爹?
慈禧讓溥儀繼承皇位 為何隆裕急著問他有幾個“爹”?下面小編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政壇發生瞭一起劇變,在短短兩天時間裡,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先後駕崩。慈禧年紀老邁,患病去世並不奇怪,但光緒壯年暴崩,則引起瞭許多猜疑,民間紛傳光緒並不是正常死亡。
許多年後,學者們對光緒遺體毛發的檢測發現,光緒確實是因中毒而死。

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光緒是被慈禧毒殺,但從當時發生的幾件事情來看,光緒之死大概率和慈禧脫不瞭幹系。
第一,光緒死亡時間恰好比慈禧早一天,太過巧合。第二,有清人筆記記載,慈禧聽聞光緒死訊時,似有如釋重負之意。
最重要的一點,是光緒死後,慈禧在臨終前的最後一段時間裡,迅速對大清皇位繼承人做出瞭安排,且出人意料地再次選瞭一位幼子當清朝皇帝,仿佛是早已計劃好一般。
事實上,慈禧選擇溥儀繼承光緒的皇位,不僅僅是早有預謀,就連溥儀這個人的出生,都是慈禧計劃好的。
自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徹底放棄瞭光緒,曾一度打算廢帝另立,無奈遭群臣和洋人反對,隻好作罷,而改為立一個“大阿哥”溥儁,架空光緒的地位。
然而,由於“大阿哥”的父親載漪急於奪權,不惜利用義和團攻擊反對廢帝的洋人,結果引火燒身,導致瞭八國聯軍的入侵,史稱“庚子拳亂”。
拳亂平定後,大阿哥被廢,慈禧的第一次“造帝計劃”宣告失敗,這讓她需要重新從皇族的年輕一輩中物色新的傀儡。
正好在《辛醜條約》中,有一條是要求清政府派一位王爺到德國,為拳亂中殺害德國公使一事道歉,光緒的弟弟醇親王載灃領命前往,比較圓滿地完成瞭這次任務。
載灃身份尊貴,又還很年輕,容易操控,於是慈禧打起瞭載灃的主意。當時載灃已有婚約,慈禧強令載灃悔婚,讓他娶瞭慈禧寵臣榮祿的女兒,也是慈禧自己的養女瓜爾佳氏。兩人婚後,不久便生下瞭一個男嬰,取名為溥儀。

所以說打從一開始,慈禧可能根本沒有打算過讓光緒活得比自己長,因此早早策劃好瞭後事,一旦自己病危,便讓溥儀取而代之。
載灃是由慈禧栽培,而溥儀生母又是慈禧養女,如此安排,可以保證在慈禧身故後,大清帝國仍能按照她的意志來運轉。而若讓光緒掌權,很有可能會為戊戌變法翻案,慈禧便要被釘上大清的恥辱柱瞭。
除瞭上述政治目的之外,慈禧立溥儀為帝,還有一個原因。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不為穆宗立後,終無以對死者。”
穆宗即慈禧的親生兒子同治帝,載淳。
當年同治駕崩,慈禧為瞭繼續坐太後的位子,不惜讓同治的堂弟光緒繼位,這導致無人繼承同治的香火,令他子嗣斷絕。慈禧此時立溥儀為帝,便是為瞭把他過繼給同治,瞭結自己當初造成的遺憾。
在得知皇位繼承人是溥儀之後,有一個人特別著急,她就是光緒的隆裕皇後。慈禧交代完後事,隆裕就急忙派人去打聽,溥儀的“爹”到底是誰?

溥儀的親爹,自然是載灃,但他繼承皇位後,相當於過繼給瞭同治,那麼名分上的“爹”,則成瞭載淳。而隆裕最關心的是,光緒和溥儀之間,到底是不是也有父子關系。
假如說溥儀隻有同治一個“爹”,那意味著光緒就是“皇叔”,那隆裕就成瞭“皇嬸”,與太後的身份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不過隆裕是慈禧侄女,慈禧自然也為她有考慮,所以臨終前命溥儀承祧同治,兼祧光緒,相當於有兩個“爹”,隆裕也放下瞭心頭大石,因為這意味著她能以太後的身份,繼續坐鎮後宮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