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文化學歷有多高?真實情況讓人汗顏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溥儀的文化水平隻有初中嗎?真實情況讓人汗顏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宣佈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從此覆滅,中國迎來瞭嶄新的時代!
很多人把清朝的衰落都怪罪在溥儀一個人身上,認為是他拉大瞭中國和西方各國的差距,這是十分片面的。每個朝代都有更迭,從興盛走向衰落也是必然的,恰好到溥儀這一代,清政府從上到下,從經濟到文化,一片蕭條,民不聊生,這也不是溥儀一個人能夠扭轉的,當時內憂外患,也加速瞭清政府的滅亡。新時代總是要替換舊時代,辛亥革命的號交吹響,一個嶄新的中國昂首走來,經歷瞭曲折和血淚史,這也不能磨滅孫中山先生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出生,1967年10月 北京逝世,享年61歲。作為一個傀儡皇帝,既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又不能改變國傢的命運,其實是挺無奈的。生在皇室,這是他應該擔負的責任,但是卻毫無權力可言,確實很悲催。
作為清政府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權力幾乎等於零,但是該項有的待遇他是一樣也不會少,尤其是我們今天講的溥儀的文化程度。
皇室子弟,從小就開始接受可以說是全國最好的教育,各地的名師可以說雲集皇宮,就是為瞭培養出的出類拔萃的接班人,以讓大清基業得意永續。這方面他們可以說是不遺餘力,有幾個方面可以體現:
師資雄厚
來看看溥儀的漢文老師:朱益藩、陳寶琛、徐世昌、梁鼎芬等,這些哪個不是當時的大儒。
朱益藩:官至湖南正主考,陜西學政,上書房師傅,考試留學生閱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學第三任校長、著名書法傢。光是任北京大學校長這一條,就能看出其學識水平。
陳寶琛:十三歲中秀才,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一歲登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提拔為翰林院侍講,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其對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影響深遠,尤其對福建現代教育的貢獻不可磨滅。可以說是教育專傢瞭。
徐世昌:國學功底深厚,不但著書立言,而且研習書法,工於山水松竹。一生編書、刻書30餘種,《清儒學案》、《水竹村人集》等都是他的佳作。
梁鼎芬:詩詞多慷慨憤世之作,與羅惇曧等人並稱“嶺南近代四傢”。
可以說,溥儀的老師,都是各個學科的精英,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弟子能差到哪裡去?
見識淵博
作為皇帝雖然說手中沒有權力,但是遇到各國使臣朝拜,參加各種大典、儀式等,還是需要這個名義上的皇帝撐面兒的,各地精英、名人專傢,各國使臣、甚至其他國傢的元首,見瞭溥儀也都是以禮相待,試問溥儀成天和這樣的在一起,總比一個躬耕於草莽的民夫強不止萬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