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明明十分的強大 為什麼最後卻不戰而投降瞭呢
大傢都知道,秦始皇嬴政帶兵滅六國並且統一瞭天下,這就為我國的歷史翻開瞭嶄新的一頁,這個故事也廣泛流傳直到現在。那麼今天就來講講這六國其中的齊國,明明實力大卻為何選擇不戰並且投降呢?
齊國是周王朝當時分封諸侯時最早分封的國傢之一瞭,在實力方面,也是當時戰國七雄中除瞭秦國之外最強的國傢瞭。

據史書記載,當時秦國要滅六國,第一個計劃滅的就是韓國,韓國亡國之後進軍趙國。在趙國亡國之後就派王翦帶兵攻下瞭燕國,之後秦始皇乘勝追擊打敗瞭楚國。終於,最後要準備攻打齊國。

其實齊國在戰國前期,都屬於一個強國。到瞭後期,因為齊國滅瞭宋國,之後五國聯合對抗齊國,導致齊國國立下降。雖然這樣,但齊國還是保存著一定的實力,但面臨秦國進攻的時候,齊國國王連仗都不打,就向秦國投降,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齊國因為害怕秦國,而且也貪圖秦王所說的,“秦王為西帝,齊王為東帝”的好處,就和秦國結交,在其他五個國傢被滅的時候,都隻是袖手旁觀。
然後,齊國在四十年內沒有戰爭,雖然軍隊數量很多,但戰鬥力卻很低。就算跟秦國對抗,肯定也是死路一條。
不僅僅戰鬥力方面,在國傢變法圖強上面,秦國主張商鞅變法,魏國有李愧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韓國也有申不害變法,趙國方面有胡服騎射,反觀齊國,卻沒有一個變法讓國傢強大國力強盛,另外,齊國後期奉行不用武力,恭恭敬敬對待秦國,不和秦國打仗。

另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原因,那就是齊國的政治腐敗。當時秦國那麼容易就搞定瞭齊國,其實有兩個方面,一邊是武力,一邊是金錢。秦國方面出策給齊王田建身邊的人行賄,給他們送瞭大量的金錢,結果這些齊王身邊的手下們整天和齊王說不能和秦國對抗,也不要幫助其他的國傢。

綜上那麼多個原因,齊國國王也沒有理由不直接投降,雖然是個歷史悠久的大國,但卻成為瞭秦國滅六國之中,最容易讓秦國滅掉的一個國傢瞭,這不得不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