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戰神呂佈是怎麼變成三姓傢奴的?
對三國中武功第一的呂佈,為何會被人評價為三姓傢奴,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公元198年秋,白門樓前烏雲滾滾,陰風陣陣,步履蹣跚的呂佈被人推搡著來到絞刑架前,那離地三尺白綾在他的瞳孔中無限放大,滿腔的恨意和不平隨著他最後的吼聲在天地間回蕩,漫天的黃沙卷起,帶著瞭一代戰神的英靈。也許至死,呂佈都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很努力,為何卻不能取得成功反而走向瞭末路?論個人武力,他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論練兵,並州鐵騎縱橫神州所向披靡,特別是部將高順訓練的陷陣營,區區幾百人就能硬抗上萬兵,在當時是有名的勁旅;論人才,手下文有陳宮智謀絕倫,武有張遼勇猛無敵,不說爭霸天下,偏安一隅坐收漁利也可以封侯拜將。然則,呂佈興起也速、敗亡亦速,留下“勇而無謀、見利忘義”的不堪評論,掩蓋瞭一代戰神的光輝業績,令後人不勝唏噓。
歷史說公正也不公正,至少對失敗者的描述總是不那麼客觀,至少對呂佈的評價有失公允,讓後人覺得他除瞭武力值高外其他好似無可取之處。其實,從小說的字裡行間和正史的隻言片語,我們會發現呂佈並非那麼不堪,可以說是有勇有謀,從他轅門射戟化解戰爭和被曹操俘虜後說的求情話,都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一介莽夫,其有些言辭甚至可以作為經典演講教材供人揣摩。
而且,他真的很努力,很想通過自己的奮鬥成就一番事業。他和劉備一樣,都是寒門奮鬥想成鳳凰的代表。與當時的袁紹、袁術、曹操、孔融、劉表、張邈等群豪相比,他們兩個是典型的草根,沒有傢世沒有背景沒有財力,不像這些人有先天優勢,憑借父輩餘蔭輕松可以謀得高官厚祿。而他們兩個要想與這些人有一天平等的同桌吃飯,隻能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才有望實現。更可悲的是,呂佈還不像劉備,有一個可以吹噓的姓,畢竟天子姓劉。
所以,呂佈從小就知道這輩子要出人頭地必須發憤圖強,所以他苦練武功,十一二歲的時候就跟隨大人出征,為保護傢園浴血奮戰,小小年紀在血雨腥風中備嘗艱辛,呂佈的童年和少年經歷既鍛煉瞭他後來高超的武藝,也使他走上瞭一個極端,那就是隻懂得拼殺不懂得權術,一切利益至上,而不知道就算為利也不能太赤裸裸,要有一層遮羞佈來掩蓋。
隨著年歲的增長,呂佈憑著武力威震邊疆,就連異族聽到他的名字都要禮讓三分。可他發現,自己還隻是一介無名之輩,並沒有得到想象的功名利祿。為什麼?這就和當時的選人用人制度有關,因為東漢末年采取察舉制和征辟制。所謂察舉制,初期是以“鄉舉裡選”為依據,把那些在鄉裡名聲好有品德有貢獻的人選出來推薦做官,後因為世傢壟斷,貧寒子弟就很難被推薦,而袁紹這些投胎的好哪怕不學無術到年齡也能就居高官,導致一度出現“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不知親”的荒唐局面,徹底淪為世傢的權力遊戲。所謂征辟制,就是由皇帝或者公府、州郡的一把手采取征聘的方式選拔人才。當時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買官,隻要有足夠的錢,三公的位置都是明碼標價。
無論察舉還是征辟,呂佈都走不通,因為他沒有顯赫的傢族背景,也沒有世傢願意認識和推薦毫不知名的大頭兵,盡管他的戰功在當時的並州已經很有名氣。但是這卻並不能讓呂佈有出人頭地的可能,但是在遇到瞭這個人之後,呂佈的人生改變瞭,這個人就是丁原。丁原在苦寒之地當瞭很多年老大,雖然錢撈瞭不少,但北方之地沒有什麼多的娛樂節目,不比京城繁華瀟灑。而且,他也是有想法的人,三公之位已經覬覦很久瞭。要實現這一目標,呂佈自然得帶上,畢竟這是他足以傲視群雄的資本。這一去,丁原踏上瞭不歸路,呂佈也等來瞭機會,實現瞭人生的騰飛。但是權術有太多的誘惑和陷阱,直腸子的呂佈雖然開啟瞭個人的夢想,也讓自己的人生染上污點,最後白門樓前灰飛煙滅。
為瞭實現更高的人生目標,呂佈殺死瞭自己的上司丁原,投奔瞭對手董卓,可惜董卓並不是值得效忠的英明之主,對他也不是真的看重,隻是想要一個能保證他安全的高手保鏢而已。既然是保鏢,那麼不尊重也是理所當然,所以喝醉酒的時候董卓會對呂佈經常打罵,等到酒醒的時候又好言安慰。
這自然不是呂佈想要的生活,這些情況就被當時想要刺殺董卓的王允知曉瞭,王允就找到呂佈想讓起去殺瞭董卓,董卓在考慮到王允的傢世背景以後就答應瞭,況且殺董卓是匡扶漢室的正義之舉,這讓呂佈心動瞭。得名又得利的事傻子都會幹,何況呂佈並不傻。於是他毅然再次選擇背叛,殺瞭董卓當瞭溫候,站上瞭人生巔峰,但也背上瞭“三姓傢奴”的罵名,使得他在流亡的時候沒有諸侯敢放心接納他。其實亂世時期,背叛的故事反復上演,就像劉備,在沒有奪得益州的時候,還不是今天投靠袁紹,明天依附曹操,後天又成瞭劉表的座上客,可謂反復無常的典型。為何他卻成瞭仁義之人,受到世傢的歡迎,而呂佈最後孤立無援,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劉備這個人,呂佈跟劉備不同,劉備依靠著自己所謂的“大義”蠱惑各路英雄,而呂佈確實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走大瞭如今,奮鬥的腳步從未停歇,可惜由於沒有戰略眼光,隻能空忙乎一場,最後落得個白茫茫一片真幹凈。
幸福需要奮鬥,奮鬥的人生才能創造奇跡。但不能漫無目的的瞎忙,不要看起來忙忙碌碌,卻不停下匆忙的腳步審視自己、定位自己、規劃自己,朝著方向不懈奮鬥,否則就會使自己看起來很努力,可最後的結果卻不會讓人滿意。就像呂佈,如果他能清晰地認識自己、定位自己、規劃自己,憑著他的武力和實力,又怎麼會輕易退出爭霸的舞臺黯然收場。成者王侯敗者寇,歷史終歸是由勝利者書寫,失敗的呂佈註定隻能背上不堪的罵名供世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