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曹丕死後,為何把妃子放回娘傢?

曹丕死後,為何把妃子放回娘傢?

時間:2019-05-15 17:38: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曹丕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魏武帝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英雄父子,二人生於亂世,不僅在政謀上領先於同時代的天下英雄,而且父子二人都是才華橫溢的大文豪,留下瞭許多傳世作品。除瞭這些璀璨的光芒之外,曹操和曹丕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兩個人的風流韻事,二人都能稱得上多情種子,給後世兩千年留下瞭許多多彩談資。

曹操和曹丕生前都致力於搜集美女,曹操宛城得張繡嬸嬸,曹丕鄴城得袁紹兒媳甄姬,使得這些女人的名字到瞭2000年後的而今天,甚至仍然能被編入瞭網絡遊戲當中,其傳知度可見一斑。曹氏父子得到瞭如此多的美女,他們死後的處置方式也與歷史上大多數王朝有所不同。我們知道,封建社會講究男尊女卑,普通人傢的女子也提倡從一而終,女子改嫁難免會遭到背後指指點點,因此大多數帝王死後,等待妃子們的往往是孤苦的後半生。

《史記》記載,最早的貞節牌坊甚至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嬴政鑒於其母風格不高,因此鼓勵女子守貞,曾為一巴蜀寡婦立瞭全世界最早的貞節牌坊。那個時候儒傢思想還沒有被獨尊尚且如此,等後世開始獨尊儒術的時候,這種風氣也就愈演愈烈瞭。

但是,這些妃子們雖然孤苦,通常衣食無憂是沒有問題的,很少需要去辛苦勞動。

而曹操臨死前,曾經寫瞭多份遺書,在《遺令》中,他安排瞭自己死後嬪妃的處置方法:所有的妃嬪進入銅雀臺,國傢管她們吃住,同時曹操還讓妃嬪們做草鞋賣,以賺錢自給。

但是曹丕死後,卻下令“淑媛、昭儀已下歸其傢(《三國志·文帝紀》)”。與自己的父親死把所有妃嬪鎖入銅雀臺不同,曹丕死後歸還瞭大多數後宮成員自由,讓他們回傢。

曹操讓妃子們織席販履自給自足,曹丕卻把妃子們退回娘傢。

難道曹操是一個不通情理,死後還要捆綁女性、刻薄對待的君主呢?其實從曹操生平記載去看,他在這方面更是一個豁達的人。且不說他對各路別人的妻子不嫌棄,歌女出身的卞皇後還被他立為正室。《三國志·後妃傳》更記載,他自己的第二任夫人丁夫人因為曹昂之死與憤恨曹操,所以不跟曹操說話。曹操隻能把丁夫人送回老傢,但是經過很長時間之後,丁夫人仍然不能回心轉意,他就讓丁夫人改嫁。

所以曹操絕對不是一個占有欲特別強烈的人,既然如此,為什麼曹操還要讓這些女子在銅雀臺裡守寡甚至要辛苦看勞動呢呢?

如果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來看,這個答案就非常簡單瞭。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起義之前,全國人口有5000萬左右,但是經過瞭常年動亂,戰爭、瘟疫、饑餓等多重影響,人口銳減,董卓、曹操等人在戰爭中都曾經屠城,社會生產力凋敝。而曹操死的時候已經六十六歲瞭,但部分妃嬪都是在他壯年時期得到的,這個時候這些女人們的年紀已經很大瞭。

如果放任他們到社會上,就算她們可以改嫁,但多數人年紀大瞭,也很難再嫁。不僅如此,女性天生體力單薄,到瞭社會上即使願意努力工作,恐怕也要餓死。曹操如果把這些女子放走,看似給瞭他們“自由”,卻如同把動物園中的梅花鹿放回大自然,和殺掉她們也沒有區別。

至於讓這些女子們勞動,就更加用意深遠瞭。畢竟自己死後人走茶涼,自己能夠有一份收入,則不必看人臉色受制於人,雖然辛苦點,妃子們卻能夠有一個安穩的晚年。

而曹丕與曹操的時期的情況則發生瞭較大的不同,首先曹丕釋放的妃子都是品級較低的,與曹丕相處時間不長,地位低,年紀也不大。而且曹操自從赤壁之戰以後,魏國開始休養生息,國傢人口得到瞭恢復。從赤壁之戰的公元208年到曹丕死時的公元226年,正好17年,曹丕也剛剛繼位才6年,多數妃子們的年紀也在20歲左右,這個時候男女比例就大致相當,加之本身國傢實施的就是一夫多妻制,妃子們回傢之後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自處一些。

兩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做出這樣的決定,與兒女情長是沒有關系的。二人也絕非兒女情長之人,曹操夢中殺姬,曹丕處死甄姬,都很好的說明瞭問題。從他們臨終前對妃嬪們的安排中可以看到,到瞭生命的最後一刻,父子二人始終是站在一位帝王的角度去安排身邊事情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