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敢對戚夫人下手 為什麼沒有對薄姬動手呢
關於漢朝的故事非常精彩,之所以精彩是和漢朝的女人有關系,漢朝的皇後、太後都不是省油的燈。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們才幫著漢朝的皇帝穩固江山。在漢朝的眾多皇後當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呂後,呂後這個人是劉邦的原配,本名叫呂雉,從劉邦還是個市井之徒的時候她就一直跟著他,後來劉邦出去打天下,她更是一個人扛起瞭傢中所有的重擔,甚至還因為劉邦坐過牢,在獄中也是受盡欺侮,好在後來劉邦打贏瞭天下。

這個時候的呂雉也已經老瞭,在她眼裡,認為自己為劉邦做瞭這麼多,劉邦一定會善待她。但是沒想到劉邦善待的不是她,而是另一個美女戚夫人,也是後來被呂後虐待致死的人。按道理來說,劉邦當上皇帝之後,妃子可不止戚夫人一個,還有薄姬等人,為什麼她隻殺戚夫人呢?這是有原因的。

來先說一說薄姬,她本來是魏王的妻子,後來生下劉邦的兒子,也完全是偶然。所以說她跟劉邦沒有太多情分,而且她也沒有什麼野心,平時也是小心謹慎,並不想拿著自己的兒子劉恒,去為自己爭奪什麼?所以她對呂後來說,完全不是威脅。而且她和呂後的待遇差不多,並得不到劉邦的寵愛,所以呂後不僅沒有殺薄姬,反而覺得和她有些同病相憐,都是個可憐的人。她在掌權之後,不但沒有殺她反而還挺善待她們母子。

至於戚夫人,呂後之所以要殺她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因為嫉妒。劉邦得到天下之後,有些喜新厭舊,對年老師說的呂後不僅沒有感恩反而非常厭煩。而戚夫人年輕貌美還精通各種樂器,劉邦看瞭之後自然是喜歡的不得瞭,整天泡在那裡,呂後自然心裡不平衡。自己出力栽培的果實最後卻被其她女人摘走瞭,所以,在劉邦還活著的時候,她就非常想殺瞭這個人,隻不過她那個時候手裡沒有實權,忌憚劉邦的權威,所以隻能忍著。也正式因為平時的隱忍,導致最後的爆發。

她要殺戚夫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太子之爭,呂後雖然當時不受寵,但她的兒子劉盈還是太子,是未來能夠接任皇位的人,所以她也就把關註的重點放在兒子身上。戚夫人後來也生瞭一個兒子叫劉如意,也是想把自己的兒子立為儲君,她整日在劉邦旁邊教唆,要廢瞭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不過好在當時朝中的大臣比較支持原本的太子,這才沒有讓呂後的兒子劉盈被廢掉,但是這件事情卻成瞭呂後殺她的動機。

從呂雉掌權之後對她的所作所為,也看得出來她對戚夫人有多麼憎恨。不僅拔光瞭她的頭發,剁瞭她的手腳,把她做成人彘。甚至還想讓她生不如死,繼續折磨她,不過好在戚夫人失血過多,呂後沒能留住她的命,受瞭三天的折磨之後就痛苦的死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