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最後為什麼會變成仇人?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受寵女兒 最後為何要與母親反目成仇?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太平公主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是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前極其受寵,權傾一時。那麼如此受寵的太平公主為何在最後時不惜與母親武則天反目成仇?
太平公主8歲時,以替外祖母祈福為名,出傢為女道士,太平一名,就是她的道號。雖然號稱出傢,但是卻一直居住宮中,直至吐蕃派人求娶,武則天為避免愛女遠嫁,修建瞭太平觀,忍痛送女居住。
後來,公主16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場面極其宏大,但武則天認為薛紹的嫂子出身不夠好,想逼薛紹兄長休妻,而薛紹的兄長也曾擔心公主的來頭太大惹來禍事。可惜,薛紹的兄長在後來參與瞭宗室的謀反,加之武則天一直對其不滿,薛紹也受到瞭牽連,最後薛紹的兄長被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為瞭安慰太平公主,武則天破例將其封戶提升至一千二百戶。
不久後,太平公主改嫁武攸暨。武則天在太平公主改嫁兩月後登基,所以這段婚姻其實也是武則天護女的手段之一。太平公主在第二段婚姻中大肆包養男寵,並將自己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
因為太平公主不論從性格還是長相都很像母親武則天,武則天十分偏愛她,經常與太平商議政事,但武則天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將這些才能外泄。
李顯復位以後,感激太平公主,也認可其能力,太平公主自此走向幕前,積極參與政事,逐漸培養瞭自己的勢力。中宗朝,韋後與安樂公主亂權,唯一擔心太平公主多謀善斷。
太平公主權勢達到巔峰是自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瞭李隆基等誅殺韋後的行動,清除瞭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睿宗李旦很是倚重太平公主,經常與其商量國傢大事,宰相奏事,睿宗每次都要問:“你和太平公主商量過嗎?和太子商量過嗎?”。
太平公主此時權傾朝野,想把控朝政,唯一的阻礙就是太子李隆基,她先是提出李隆基非嫡子不能做太子,然而李隆基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睿宗也很信任他,“嫡庶”之法沒能成功。隨後她又散播謠言,稱太子要弒君造反,當時天有異象,太平公主就讓欽天監術士進言:“西方之彗星,是除舊佈新之跡象,新皇當立,請陛下傳位以應上天。”
太平公主本意是想激化二人的矛盾,除掉太子。不成想睿宗居然感念上天旨意,直接下詔將傳位於李隆基。
太平公主依然不死心,糾結黨羽,密謀發動政變,卻被李隆基先發制人,太平公主被擒獲,賜死於傢中。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瞭開元之治,也結束瞭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試想,若是太平公主政變成功,不就成瞭歷史上第二個女皇武則天?所以權力的誘惑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