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高貴的皇子:出生便封親王,可惜早年夭折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順治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順治帝是清朝歷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同時,他也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六歲繼位,十四歲親政,統禦大清帝國十八載,為康乾盛世奠定瞭強有力的基礎。然而,這位人們眼中的少年天子,卻有他苦楚的一面,這還要歸結於他的婚姻問題。

在順治帝還未親政時,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文皇後便給他定下瞭一門親事,對方是來自蒙古科爾沁部的一位公主,這位公主有一個高貴的姓氏博爾濟錦氏。就在順治帝親政的第一年(順治八年),博爾濟錦氏便嫁給瞭表哥順治帝,成為大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後。
她,風光無限。
然而,誰知隻過瞭兩年,順治帝便頒發諭旨,宣佈將中宮皇後博爾濟錦氏廢黜,降為靜妃,改居側室。靜妃也成為唯一在生前被順治帝冊封且有封號的妃子,她也成為清朝唯一一位被明廢的皇後。
就在順治帝將表妹博爾濟錦氏廢黜的的第二年五月,兩位從蒙古科爾沁部來的姐妹被冊為妃,僅過瞭一月,滿清皇室就在姐妹倆中挑選瞭一位冊立為中宮皇後,她就是孝惠皇後博爾濟錦氏,另一位則是淑惠妃博爾濟錦氏。

順治帝對第二次婚姻仍然不太滿意,孝惠皇後雖然比較溫順,但為人過於木訥純樸,她不得帝王寵愛。一直到順治十三年,一個女人的出現徹底改變瞭順治帝的一生,她就是孝獻端敬皇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董鄂妃。
史料記載,董鄂氏於順治十三年八月進入皇宮,入宮便被封為賢妃,僅過瞭一個月,董鄂氏便連升兩級,越過瞭貴妃,被封為皇貴妃,僅次於中宮的孝惠皇後。董鄂氏的入宮,令六宮粉黛顏色盡失,所有後妃幾乎全部成瞭擺設。
順治十四年十月七日,皇貴妃董鄂氏給順治帝生下瞭一名皇子,此子一出生便受到瞭順治帝的另眼相待,被稱為“朕第一子”,還被封為和碩祚親王。祚,即皇位之意(抑或是江山社稷)。很明顯,董鄂氏所生的皇四子一出生便被視為“皇太子”。
在順治帝看來,這位他心中接班人的母親(董鄂氏)應該是皇後符合他的身份,於是順治帝籌劃著第二次廢後。恰好孝莊皇後給瞭他一次機會,當時,孝莊皇後身染天花,順治帝日夜陪伴,親侍湯藥,而身為六宮之主的孝惠皇後卻很少探視,於是順治帝便借此機會,停掉瞭孝惠皇後的“中宮箋表”(即外國使節和外地官員向皇後進的賀表)。
洞若觀火的孝莊皇後見順治帝想要第二次廢後,也不得不出面進行勸阻,就連董鄂氏本人也反對順治帝的廢後之舉,恰好此時,皇四子染病身亡(同樣是天花),於是順治帝便恢復瞭孝惠皇後的中宮箋表。

順治帝心中理想的繼承人皇四子隻活瞭三個多月便夭折瞭,由於擔心封號於大清國不詳,孝莊皇後建議將皇四子改封,最終皇四子的封號為和碩榮親王。當時,順治帝的萬年吉地大體定在瞭遵化一帶的昌瑞山,於是,順治帝便在靠近昌瑞山的黃花山下給愛子榮親王選定瞭一塊吉地,即後來的榮親王園寢。
後來,年僅24歲的順治帝染天花不治身亡,早已戰勝天花的皇三子玄燁幸運地繼承瞭大清皇位,他便是後來的康熙大帝。試想,如果沒有皇四子的早年夭折,玄燁是根本沒有機會繼承大清皇位的,或許這就是命中註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