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張皇後為什麼會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得寵的皇後 原因是什麼

張皇後為什麼會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得寵的皇後 原因是什麼

時間:2019-05-20 13:44:4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張皇後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現在很多人都誤以為中國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實際上,嚴格的來說,當時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可以納很多妾,但隻能有一個妻子。而且,妻子的地位相當於女主人,不管妾有多受寵,理論上都是要歸妻子管理的。即使是皇帝,也是如此,他隻能有一個皇後,再多的妃子,也必須按照禮制服從皇後的管理。

在很多電視劇中,皇後往往是大反派,心狠善妒,而且還不被皇帝所喜歡。實際上,縱觀整個歷史,帝後之間關系融洽的很多,比如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後,朱元璋和馬皇後,朱棣和徐皇後等等。這是因為皇後往往是很早就嫁給瞭皇帝,兩人是結發夫妻,有過更多同甘共苦的經歷,又因為皇後往往是千挑萬選,或者輔佐皇帝成就瞭一番事業的,性格人品都不會太差。

但是,說起中國歷史上最為得寵的皇後,可能就是明孝宗朱祐樘的皇後張氏。別的皇帝再愛自己的妻子,也會納妃,分散感情,唯有張皇後,竟然可以讓一國之君,心甘情願與其過著一夫一妻的平淡生活,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張氏的出身並不算高貴,但也是來自於知書達理的門第,她的父親張巒僅僅是一個國子監生。這並不是什麼職位,而是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稱謂。張巒本是興濟的一個普通秀才,通過鄉貢入讀國子監,也就是說一點官職都沒有。然而,這反而是張氏能成為皇後的重要條件,因為在明朝中後期,為瞭避免外戚坐大,皇後必須從低級官吏甚至平民百姓之傢選出。

由此,並不顯赫的出生,加上才貌俱佳的名氣,讓當時的皇帝明憲宗做主,將其選為太子妃,即太子朱祐樘的嫡妻。明憲宗做完這件事,也就駕崩瞭,朱祐樘繼承皇位,張氏也順理成章地從太子妃變成瞭皇後。

朱祐樘在現在的名氣並不響亮,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卻一直很高,曾經創下瞭“弘治中興”的盛世。萬歷時期的首輔朱國楨就曾如此評價明孝宗: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要得到賢主這個稱號,自然是不能沉溺於女色之中。然而,誰也不會想到,十八歲登基的明孝宗,竟然在十八年的皇帝生涯之中,從來沒有選妃,從來沒有親近過除瞭皇後以外其她的女人。

別的皇帝和皇後雖然是夫妻,但並不住在一個宮中,以便於皇帝臨幸其她妃嬪。然而,明孝宗則和張皇後,如同普通百姓一般,同住一個屋簷,同起同眠。別的皇後要煩心於後宮之事,張皇後卻完全沒有這個憂愁,偌大的後宮,僅有她一人而已。

別的時代,大臣都是勸諫皇帝要少近女色,而對於明孝宗,甚至有大臣向其公然上書,請求廣征民女充實後宮,不讓皇帝子嗣凋零。明孝宗一開始還有猶豫,並不敢承擔“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輿論壓力。然而在長子朱厚照出生之後,明孝宗更是毫無顧忌地將大臣的話當作耳旁風。

明孝宗非常善於治國,而且是一個很理智的皇帝。但是對於張皇後的事情上,往往就感情用事。他追封嶽父張巒為昌國公,這還是按照朝廷慣例,但立即又封皇後的兩個弟弟張鶴齡、張延齡為壽寧侯、建昌侯,這就有些不合禮制瞭。後來此二人仗著皇後,經常做出出格的事情,遭到言官的彈劾,明孝宗卻考慮到皇後的感情,總是極力維護,也為今後埋下瞭禍根。

隻可惜,這段帝後之間的傳奇佳話,因為明孝宗三十六歲盛年去世而終止,此後留下瞭張皇後無盡的屈辱。他們的兒子有兩個,其中次子早夭,朱厚照成為皇位繼承的不二人選。朱厚照就是著名的荒唐正德皇帝,十五歲登基,三十一歲就駕崩瞭,比他爹更短命。

更為要緊的是,盡管朱厚照風流成性,完全不像明孝宗,但他卻沒有一個自己兒子。因此,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皇位應該傳給明孝宗的弟弟興獻王。此時興獻王已經去世,他的兒子朱厚熜意外獲得大禮。

其實,朱厚熜能當上皇帝,張皇後也是起到瞭一定的作用,是他同意瞭大學士楊廷和的建議,並且發出懿旨。朱厚熜即明世宗嘉靖帝,他開始尊張皇後為“聖母”,加尊號“昭聖慈壽”,實際上是認明孝宗為父、張氏為母,這才取得繼承的合法身份。

然而,時間一長,明世宗對張太後的感恩之情就淡漠瞭。再加上大禮議事件爆發,他便改稱張太後為“伯母”。這樣,實際上張太後就失去瞭這個繼子,身份極為尷尬。

然而,明世宗還不肯罷休,他將張太後的兩個弟弟問罪,關入大牢,剝奪瞭爵位。其中,張鶴齡曾經作為大臣迎接明世宗進京,卻被處死在獄中,連張太後下跪求情也沒有免死。太後何曾受過如此打擊,不久也過世瞭,她剛死,另外一個弟弟張延齡直接被斬於西市。

後來張太後的喪禮,也被大幅度縮減,完全見不到這是一個太後應該具備的禮儀。這真是人情冷暖,冰火兩重天啊。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