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父母去世時,地主為什麼拒絕安葬?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首先,這是真事兒,其次,這個有眼無珠的地主雖然受瞭羞辱,但老朱皇帝沒懲罰他,還賞賜他30畝地。朱元璋17歲時,那時候已經非常的亂瞭,那時候還有很多的災病,遍地都是民不聊生的末世景象,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都相繼去世瞭。對於古人來說,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是一個傢族的大事情,朱元璋必須想盡辦法,讓父母大哥盡快安葬。可他們連買棺材的錢也沒有,更令他們寒心的是,劉德斷然拒絕瞭他們的請求,說:給你們地種,讓你們有飯吃,已經夠好瞭,還想免費占我地,沒門!正在他們感到絕望的時候,村裡另一個地主—劉繼祖出現瞭。這個劉繼祖也是村裡的地主,也是那個劉德的哥哥,不過他心眼特別好,也見不得這種傢破人亡的事情。

於是,他主動伸出瞭援手,他和朱元璋說: 我有地啊,你怎麼不和我說呢,你們隨便用吧,我不會吝嗇的。在劉繼祖的幫助下,朱元璋和二哥把父母和大哥的後事給安排好瞭,然後他就去流浪瞭。朱元璋稱帝後,大傢都沒有想到朱元璋能成為皇帝。當年的鄉鄰們都跪拜迎接,惴惴不安,畢竟當年都沒給這個窮小子好臉色看。當然,最害怕的是劉德,歷經多年戰亂,他活得好好的,但皇帝一來,他就知道,自己乃至全族的死期不遠瞭。朱元璋找到瞭劉德,出人意料的,沒有追究他當年的行為,反而賞賜瞭他30畝地,並下旨說:“爾之所為,亦恒情耳,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

朱元璋的大概意思就是:你做的事情在當年也是合情合理,人之常情,而當年我那麼窮,你怎麼可能想到多年後我能成為皇帝呢?看到朱元璋的做法,可能會有很多朋友大跌眼鏡,畢竟這個朱皇帝可是大殺功臣、嫉惡如仇甚至睚眥必報的人,怎麼對於當年侮辱自己的地主,這麼網開一面呢?其實也好理解,他當皇帝瞭,這個境界和情懷肯定不同瞭,要君臨天下,就要有王者的胸懷和廣度,即使做樣子也得做得好,這樣才能傳為佳話,讓天下人更服氣。更何況,這裡以後就是“龍興之地”,帝國的“風水寶地”,這裡的老百姓,自然屬於世享皇恩的范圍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