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鴉片戰爭前,林則徐給英國女王信的內容是什麼?

鴉片戰爭前,林則徐給英國女王信的內容是什麼?

時間:2019-05-21 17:34: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林則徐在鴉片戰爭前給英國女王寫一封信 真的可笑嗎,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清朝是一個讓人怒其不爭的存在,對外戰爭中,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輝煌勝利,即使是康熙打敗沙俄的雅克薩之戰,雖然取得瞭勝利,但最終還是讓沙俄占到瞭便宜,根本沒有打痛對方,以至於為沙俄後來的虎視眈眈的入侵埋下瞭隱患。

尤其是到瞭清朝中後期,長期的閉關鎖國,讓清朝的皇帝們養成瞭高高在上的心理優勢,把周邊國傢都看成是“蠻夷小國”,唯有大清才是天朝上國。

清朝皇帝有這樣的心理優勢,自然也有現實基礎,因為在清朝鼎盛時期,藩屬國多達二十幾個,每年來朝貢的國傢都絡繹不絕,有的國傢一年還朝貢好幾次,都快上癮瞭,其實他們這樣做,有時就是貪圖清朝皇帝的一點賞賜。

因此到瞭乾隆末期,悄然崛起的英國派遣使者馬嘎爾尼前來拜見乾隆,商討兩國如何更好地開展貿易往來,但在乾隆眼裡,遙遠的英國,依然不過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國傢而已,因此他依然端著皇帝的架子,非要馬嘎爾尼跪著覲見,雙方為此理論瞭好久,最後以馬嘎爾尼單膝下跪而告終。

由此可見,清朝皇帝的傲慢思想,已經遠遠落後近代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瞭。但整個清朝上下還渾然不知,就連被譽為“開眼看世界”的名臣林則徐也毫不例外。

客觀地講,林則徐是當時清朝大臣中間的一股“清流”,具有一腔愛國熱情,通過嚴厲的“虎門銷煙”行動,也使得他成為瞭聞名後世的“民族英雄”。但即使如此開明的他,對西方社會也是一知半解,有時還拿著以前的老眼光看人。

比如在鴉片戰爭開戰前,林則徐給英國女王寫瞭一封信。當時的英國女王是維多利亞,1837年登上女王的寶座。林則徐其實也想給美國國王寫一封信的,但他聽說美國沒有國王,隻有總統,總統是什麼他不是太理解,感覺沒有皇帝重要,因此就單獨給英國女王寫瞭一封信。

林則徐在信中以居高臨下的口吻,給英國女王講述鴉片的危害,要求他們趕快停止這樣的貿易。同時他還告訴女王,壞事做多瞭是會受到報應的。

信件寫成後,林則徐還找瞭一個外國翻譯,翻譯成英文,讓一艘英國商船帶瞭回去。那這封信英國女王究竟看瞭嗎?沒有,英國外交人員直接給放在瞭一邊,依然我行我素。因為此時的英國,早已不是乾隆皇帝時期的英國瞭,雖然隻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差,然後此時他們正處於快速上升期,向著“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大踏步前進,因此對於林則徐半是指責半是威脅的來信,根本置之不理。

其實除瞭給英國女王寫信外,林則徐對英國士兵也缺乏真正的認識,他說對方的雙膝不會打彎,上岸後用繩子就能直接絆倒,無需擔心。林則徐都這樣,更何況清朝其他的臣子?所以他們屢戰屢敗,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