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鴉片戰爭中林則徐是什麼結局?

鴉片戰爭中林則徐是什麼結局?

時間:2019-05-21 17:39:2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鴉片戰爭林則徐最後怎麼瞭?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林則徐被世人熟悉是因為他是虎門禁煙的英雄,被人稱贊,而且禁煙的功績還被道光皇帝肯定,道光帝非常高興:認為此舉大快人心。不久在林則徐的生日上,道光帝還親筆寫下“福、壽”二字,派人送往廣州。可惜好事不長,林則徐成也禁煙,敗也禁煙。1840年6月,英軍派軍艦封鎖珠江口,戰爭形勢一觸即發。英軍北上攻占定海。直驅天津,威脅清政府。道光帝驚慌失措,以“辦理不善”為名,將林則徐革職查辦,此時還沒有被流放。

虎門戰事不利,琦善卻向道光發打勝仗的軍報;英國人要求割讓香港島,琦善竟敢在沒有別人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和英國人簽訂瞭條約。道光得知後震怒,又把琦善革職,後來流放發往瞭軍臺。

當時的清朝對於西方列強根本沒什麼認識,都以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根本沒想到會打仗,這也使得英國軍艦打到天津大沽口的時候清廷震動,道光帝驚慌失措,說白瞭沒準備。

道光帝原來支持禁煙是為瞭清朝統治,現在被人打到京城附近瞭,懲治林則徐還是為瞭清朝統治。道光帝怕損失想求和,但又拉不下臉來承認自己錯瞭,隻能讓林則徐背黑鍋。

林則徐的作為,皇帝是欣賞的。革職流放是權宜之舉,無奈之舉。隻是說林胡搞,引起瞭戰端。沒說他本質是錯的。道光本身也是傾向於禁煙。而琦善定的條約是直接打瞭道光的臉,把道光自認為的有道明君的神位上拉瞭下來。以後再怎麼洗,也很難洗白。皇帝對他的處分,是真心的氣憤,感覺傷得很深。可琦善也會覺得委屈,打不過,叫我來談,我又能如何。朝野上下,普遍同情林則徐。

從林則徐和琦善兩人的命運,可以看出道光皇帝的無能。既不能下定決心開戰,又不願意拉下面子好好談判求和,以致手下無所適從,面對洋人的侵略節節敗退,最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導致瞭最壞的結果。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