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古代官員一般都是怎麼上朝的 他們一般都是幾天放一次假
時間:2019-05-22 08:15:3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古代上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每個月總有那個三十天不想上班……但你知道古人上班比現在更辛苦嗎?

上班一詞並不是舶來品,據記載,中國早在春秋時齊國官員就有:“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公雞打鳴時,官員已準備上朝瞭;“東方明矣,朝既昌矣”——當東方已亮時,官員都已站滿朝堂。對比現在很多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至少在時間上,古代上班比現在大部分辛苦多瞭!

交通不便,文官坐轎,武官騎馬
古代可沒有現在汽車等各種快速的交通工具,一般就坐轎和騎馬兩種,但選擇哪一種也是有嚴格標準的,一般來說,文官坐轎,武官騎馬,但是,在明代得三品以上,三品下官員還是要騎馬上班。

路途遙遠,很早就要出門
皇帝就住在宮中,自然離得近,就算起的早一點也不算什麼,但大臣們就不一樣瞭,在天還未亮,京城還在沉睡之時,就要洗漱更衣,收拾妥當,穿個半個京城來上班。

節假日?不存在的,明清幾乎全年無休
明清時期,除瞭父母去世的三年“丁憂假”外,全年隻有三個節慶,春節、冬至與皇帝的誕辰。
在秦漢時最寬松,有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而到瞭隋唐,休假制度從坐五休一改為坐十休一,即每月初十、二十及月底休息。

缺勤遲到,輕則扣工資,重則杖刑和坐牢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晚歸早出》裡寫道過:“退衙歸逼夜,拜表出侵晨”,意思是前一天下班回來已經是深夜,第二天還要一大早起來上班,不敢有所懈怠。連我們的大詩人都這麼起早貪黑的上班,證明遲到的處罰真的非同小可。
相傳明代,一名住得離宮較遠的官員因為怕早朝遲到,一路小跑,當天早上因雨雪路滑,竟然失足跌落河中,一命嗚呼,足見古代官員有多麼害怕考勤……

你還在為每天上班而煩惱嗎?
夏天已經過去瞭,涼爽的季節正是奮鬥的好時光,早上起不瞭床就想想古人的聞雞而起吧!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