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羅士信為什麼進不瞭凌煙閣?比排在末位的秦瓊還委屈

羅士信為什麼進不瞭凌煙閣?比排在末位的秦瓊還委屈

時間:2019-05-23 08:08:0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三個原因註定羅士信進不瞭凌煙閣 他比排在末位的秦瓊還委屈,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忠義無雙萬人敵秦瓊秦叔寶,在首批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叨陪末座,讓很多人憤憤不平:程咬金跟李世民做瞭親傢,排名靠前有情可原,秦瓊的手下敗將尉遲敬德居然排得更靠前,就連食邑也比秦瓊多六百戶,而秦瓊受封上柱國、翼國公的時候,尉遲敬德還剛剛投降被屈突通等人懷疑甚至關押呢。但是您要以為秦瓊是最委屈的,那似乎又錯瞭,畢竟秦瓊還進瞭凌煙閣,而勇猛不下於秦瓊、同樣早早就受封郯國公、為大唐建立屢建奇功的羅士信比秦瓊還委屈:連凌煙閣都沒進去,甚至連個追贈的官職也沒給——似乎李世民對待開國功臣有點太薄情瞭,戰場上殺敵千萬,不如玄武門鼓噪吶喊。

秦瓊和程咬金棄王世充而投唐,隻帶瞭幾十個心腹騎兵,而羅士信則是帶著本部一千多人馬打包過來的,當時可把唐高祖李淵樂壞瞭,拍著胸脯打包票:“你的人馬吃啥喝啥盡管說,我來供應!”——“上聞其來,甚喜,遣使迎勞,賜帛五千段,稟食其所部。(《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七·唐紀三》)”

但是細看《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料,我們發現羅士信之所以難進凌煙閣,有三個主要的原因:第一,羅士信曾經得到過比這更高的榮耀;第二,羅士信之死是李世民的一塊心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羅士信是死於李世民的指揮失誤;第三,羅士信太過強悍,強悍到曾經屠城。

羅士信屠城是為瞭大唐而屠的,那時候李世民還是秦王,皇帝是李淵,而每天被李淵好吃好喝供著的羅士信也想投桃報李,就請纓去攻打王世充,先是打下瞭硤石堡,然後進攻千金堡的時候遇到瞭頑強抵抗,而且堡上的守軍還對著羅士信大罵。少年氣盛的羅士信那受得瞭這個,用計攻進千金堡之後,把裡面的人不管男女老少殺得一個不剩(屠之無類)。

至於羅士信之死,那也全是李世民指揮失誤,在洺水城用悍將羅士信救出瞭後來的叛徒王君廓(謀反後逃往突厥,半路被殺),李世民做瞭一筆大大的虧本買賣,號稱“戰無不勝”的李世民在包圍圈外眼看著救火隊員羅士信被前瓦崗將領劉黑闥圍攻、城破、羅士信被俘不屈而死,幹著急撓腦袋卻無力救援——這是李世民揮之不去的夢魘,如果凌煙閣上有羅士信的畫像,他每次去都會想起自己指揮生涯中的這個大污點。而且他也要被人們指指點點——就是因為咱們皇帝決策失誤,才把這位大英雄害死瞭。

而羅士信進不瞭凌煙閣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享受過更高的榮耀,不過不是在大唐,而是在隋煬帝楊廣那裡,楊廣那裡也掛著一幅畫像,人數比凌煙閣少——就兩個,一個是齊郡通守張須陀,另一個就是少年英雄羅士信(首戰成名的時候隻有十四歲)。而且不像李世民隻是偶爾去一次凌煙閣,侯君集事件之後,就再也不去瞭,隋煬帝楊廣是每天都要看一眼畫像上的羅士信的——“煬帝遣使圖須陀、士信陣法上內史(《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一·列傳第一百一十六·忠義上》)”“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帝遣使慰諭,並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二·隋紀六》)”

羅士信在隋朝已經享受瞭至高榮譽,而這榮譽來自征討各路反王,而各路反王部將大多被李世民或者李淵李建成收編,對於那些人來說,羅士信就是一個令人肝兒顫的殺神,所以不管羅士信多受李淵賞識器重、為大唐肇基建立多少功勛,一朝天子一朝臣,凌煙閣的位置主要還是給“玄武門功臣”的,秦瓊能進去就已經十分不易,至於羅士信,那就隻能受委屈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