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兩大善婦救瞭兩個人,後來一個當瞭皇帝,一個當瞭大將

古代兩大善婦救瞭兩個人,後來一個當瞭皇帝,一個當瞭大將

時間:2019-05-23 19:43:2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有扶危助困的典范。古代有兩大善婦,救的兩個要飯的當瞭皇帝、大將,她們卻仍然貧賤著,這是為什麼呢?

秦朝末年,淮陰出瞭一個善婦,此婦無名,史稱“漂母”,她救過一個要飯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後來的漢朝開國大將韓信。當時韓信窮得連飯都吃不上,每天挨傢要飯,要不到就餓著。在河裡洗衣服的漂母見韓信餓倒,就給韓信飯吃,一連給瞭好幾十天。韓信非常高興,對漂母說,我將來一定重重報達你。漂母說,一個大男人連自己都養活不瞭,我還能指望你報達嗎?漂母不求韓信報達,但韓信當瞭大將之後,還是給漂母送去瞭千金。但漂母沒要,仍然是個貧寒的老太太。

元朝末年,濠州出瞭一個善婦,此人無名,野史稱“汪媽媽”,她救瞭一個要飯的,不是別人,正是後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時朱元璋傢裡死瞭三口人,他連埋葬的錢都沒有,便挨傢討要,連要飯帶要錢,但沒有人給。汪媽媽出面,給朱元璋湊瞭一點錢,幫他埋葬瞭親人,還把他收留下來,供他吃喝,最後把他送進皇覺寺,讓他能吃飽。後來朱元璋當瞭皇帝,想報達汪媽媽,但卻找不到瞭。兵慌馬亂的,汪媽媽若許早已貧困而死。

漂母和汪媽媽,救瞭韓信和朱元璋,韓信和朱元璋大富大貴瞭,漂母和汪媽媽仍然是老樣子。這並不是說韓信和朱元璋知恩不圖報,而是漂母和汪媽媽不求回報。助人為樂,就是不圖回報的幫助,如果幫助別人就是為瞭更大的回報,那就不叫助人為樂瞭,而是一種交易,一種潛能投資。人類社會,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不求回報的幫助值得尊敬,圖回報的潛能投資也不被指責。因為畢竟還有不少人,在你困難的時候,你承諾超值回報,他也不會幫助你,這就是現實!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