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還有什麼特殊身份讓諸葛亮很忌諱?到死不肯放過他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魏延有個特殊身份,諸葛亮很忌諱,到死不肯放過他,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諸葛亮點瞭四十七盞續命明燈,並稱“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可增壽一紀”。結果魏延聽說此事,借口看望諸葛亮,用腳風把續命燈主燈撲滅,諸葛亮不久一命嗚呼。
但諸葛亮何等人物,他早就看出魏延腦後有反骨,知道他心有不服遲早造反,臨終留下錦囊妙計,安排馬岱趁魏延不註意,從背後把他砍死。
當然《三國演義》隻不過是小說,不足采納,魏延之死實際上也並沒有如此玄幻。《三國志》的說法,魏延與楊儀有矛盾,諸葛亮死後兩個人用兵自重,準備火拼,結果諸葛亮點名的接班人蔣琬帶頭在劉禪面前支持楊儀,最終導致魏延受到所統帥的士兵的懷疑,兵敗自殺,被夷三族,死後楊儀還用腳踩瞭魏延頭顱。
那魏延是被諸葛亮安排的接班人所殺,諸葛亮生前與魏延之間也存在多重矛盾,劉備死後,魏延是蜀國最年富力強的大將,卻得不到重用。而當蜀國皇帝劉禪詢問魏延和楊儀到底是誰在造反的時候,諸葛亮安排的人統一說是魏延,這表明在諸葛亮一派中早已經形成瞭對魏延看法的共識。
根據三國時期魏國的史官留下的《魏略》所述,實際上當時魏延想要帶兵北伐,楊儀因為個人矛盾栽贓陷害,不存在魏延謀反。而事實上,楊儀後來被劉禪所殺,卻實實在在被找到瞭他想要投靠魏國的證據。陳壽作為蜀國的史官,這種模棱兩可沒有確切證據的事情,必然不會翻案說當年劉禪等人錯殺魏延。
所謂旁觀者清,《魏略》從魏國的視角看問題,可能比蜀漢的陳壽《三國志》更客觀。例如當年俄、德、法三國幹涉還遼,俄國史料記載李鴻章收瞭沙皇好處,並答應瞭給沙俄好處,這種事情國內是不可能記載的,畢竟李在國外收錢不可能回國宣揚。沙俄的記載在這種無關利益的情況下,還是比較可靠的。
回到魏延這件事上,我們再分析一下魏延這個人。魏延發跡於劉備的提拔,當年劉備攻克漢中,眾人認為隻有張飛可以鎮守漢中,但劉備卻用魏延替代瞭自己的三弟。
劉備何等人也?或許與諸葛亮比可能是沒有智慧,但劉備知人善任比諸葛亮強,這點千古沒爭議。劉備死後跟諸葛亮說,馬謖不堪大用,諸葛亮不聽,結果吞下苦果。
劉備提拔瞭魏延,魏延在諸葛亮幾次北伐中都擔任先鋒,與魏國大將張頜幾次交手屢屢占據上風,可見劉備絕對沒有走眼。而且劉備能夠讓魏延成為蜀國內作用僅次於鎮守荊州的關羽的將軍,說明魏延也是值得信任的人。
魏延是劉備重用的有能力的人,而且不是諸葛亮一手提拔的。諸葛亮執政蜀漢,留下瞭很多的弊端,當然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正確,所以作為政治傢的諸葛亮必須為身後著想,尤其是諸葛亮生前與蜀漢當地土生土長的派別矛盾很深,有著無法說清楚的各種矛盾,如果不妥善安排,諸葛亮死後有被清算的可能。
而蔣琬、薑維唯諸葛亮馬首是瞻,如果諸葛亮做過什麼錯事,這些人肯定也參與瞭,所以肯定不會在諸葛亮死後清算他。但是魏延如果不死,以魏延的威望,對諸葛亮死後的名望影響就會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