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97個孫子,為什麼偏偏寵愛乾隆弘歷?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康熙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民間有句老話叫做“隔輩親”,自古以來這種現象就不少見,做爺爺奶奶的看到孫子,那就是各種疼愛,連親爹媽都比不上。
大清的乾隆皇帝,就是一個被爺爺疼到骨子裡的幸運孩子,甚至有坊間傳言,當年雍正能上位,都是沾瞭自己兒子的光,若非康熙喜歡小乾隆,估計也不會傳位於雍正。

事情真是如此嗎?恐怕多有誇張的成分,雍正能上位自然是憑瞭自己的真本事。不過,若說跟小乾隆一點關系也沒有,那也不太客觀。
康熙皇帝養育瞭二十多個兒子,孫子也有97人,但最寵愛的確實是乾隆弘歷,那麼弘歷到底憑借什麼,能在眾多孫子中脫穎而出呢?
根據史書記載,康熙晚年時常到四子胤禛傢閑遊,因為在他看來,老四總是一副閑雲野鶴的模樣,對名利十分淡泊,有用他之時他可堪大任,不用他時他也不驕不躁,這讓一直頭痛於兒子爭鬥的康熙深表欣慰,所以沒事就喜歡去老四傢坐坐。
當然,老四並非康熙想的那麼單純,他耍手段的方式更加高明,所謂淡泊不過是偽裝而已。某日康熙又到老四傢喝酒,聽聞老四提及自己的兩個孩子,沒做他想便同意一見。
這是康熙第一次見到已經十二歲的孫子弘歷,隻一眼他便深覺此子不凡,因為弘歷生的高大俊秀,兩眼清明靈動,讓人頓生好感。相比之下,一旁的弘晝就顯得平平無奇瞭。

初見驚喜,康熙立馬招手讓弘歷走近一些,關切地詢問瞭他學業如何。弘歷雖是第一次見自己的皇爺爺,但絲毫不見膽怯,大大方方地回答瞭問題,還背誦瞭所學的文章,給康熙留下瞭極好的印象。
除瞭第一面的好感之外,弘歷還有一點令康熙十分滿意,那就是他的生辰八字。古人大多迷信,認為人的生辰八字能體現命格的好壞。康熙在對弘歷上心之後,便立馬命人測算瞭他的生辰八字,結果顯示弘歷是富貴命格,且文治武功皆為優秀,未來鐵定順遂無比,這令康熙喜出望外。

為瞭培養好這個乖孫,康熙將弘歷接入宮中撫養,朝夕相處之間,越來越覺得弘歷優秀,對他甚為滿意,這種感情多少也帶到瞭老四胤禛身上,為老四日後上位帶來瞭積極影響。
事實證明,乾隆確實有不錯的命格,在位期間功績不少,國內鮮有禍事,他自己也快活長壽,一生相當坦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