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詢:古代中國唯一在監獄裡長大的皇帝!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古代中國唯一在監獄裡長大的皇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小囚犯劉詢當上傀儡皇帝後,韜光養晦八年奪回皇權,開創“昭宣中興”盛世,在增強國力的基礎上完成瞭漢武帝征服匈奴的未竟事業。筆者管見,他算得上是古代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皇帝。在他的事兒,相信讀者頗有興趣。
(一)做瞭八年傀儡皇帝後奪回皇權
劉詢(前91—前49年),原名病已,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雖說算百分百的純正皇傢血統,但橫禍飛來,和老百姓一樣日子難拗。
受史稱的“巫蠱之禍”牽連,劉詢的曾祖母(漢武帝之皇後)衛子夫、爺爺(漢武帝之太子)劉據被迫自殺,其父母親也被殺掉。祖母抱著出生僅五個月的他走進監獄。劉詢可算得上當時世界上年紀最小的囚犯吧?
漢武帝駕崩,漢昭帝劉弗陵繼位後大赦天下,當瞭五年囚犯的劉詢走出瞭監獄。好心的獄史邴吉將他送到祖母傢撫養,並將他的身份上報官府掖廷,使他恢復瞭皇族的身份,能定期得到生活費。有幸的是掖廷令張賀是他爺爺劉據的舊屬,對他關愛有加,出錢請名師教授他學業。17歲時,張賀出面為他聘掖廷監獄典獄長許廣漢之女許平君為妻。夫妻兩人十分恩愛,過瞭一年有瞭兒子劉奭(即以後的漢元帝)。

(許平君,漢宣帝劉病已的皇後)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兄弟,是漢武帝臨終前留給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實話實說霍光輔佐漢昭帝有功,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變得十分驕橫,對權力的欲望也越來越大。公元前74年,年僅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得暴病身亡,沒有留下子嗣。霍光經反復權衡後,選擇瞭18歲的劉詢當皇帝,是為漢宣帝。
霍光的本意是打算立一個傀儡皇帝,自己來掌權。自小歷經磨難的劉詢,坐上禦位後不久就明白瞭其中的玄機。按理說當瞭萬人之上的皇帝,如有人對自己指手畫腳,非立即出手爭贏不可。
劉詢可不是這樣,他深知自己還缺乏去爭鬥的實力。他的隱忍功夫常人難及。剛當上皇帝不久,霍光就假惺惺地公開宣佈要還政給皇帝。劉詢知道霍光在探他的底細,一再謙讓推辭,不僅讓霍光繼續任原職處理國事,還作出決定,凡一應事務,先報霍光再奏知自己。與此同時,對霍氏一族人封邑封侯。

(霍光)
劉詢當上皇帝後對霍光禮敬有加,百依百順,但對立皇後這件事上,他實在不願聽人擺佈。霍光打算立自己的女兒霍成君為皇後,眾大臣也極力點贊,這時候劉詢卻下瞭一道令人費解的詔書:我在貧困之時有一把舊劍,每天不離身,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大臣們是揣摩上意的行傢裡手,就轉向請立許氏為皇後。這便是典故“故劍情深”的來源。真是一則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喲!
礙於眾大臣的態度,霍光不便撕破臉,隻好立許平君為皇後,但心裡一直在打翻盤的主意。三年後許平君懷孕瞭。生下孩子後,霍光夫人買通女醫淳於衍,用產婦忌服的藥送許平君歸瞭天。
劉詢通過暗地調查,得知是霍光夫人使的壞,但自己深知還缺乏扳倒霍氏集團的力量,小不忍則亂大謀啊!他繼續隱忍著,還立瞭霍光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後。

四年後他仍然立許平君生的兒子劉奭為太子。霍光夫人氣急敗壞,唆使女兒霍皇後毒害太子。而劉詢早已為兒子精心挑選瞭一名忠心耿耿的保姆,每當霍皇後給劉奭送去食物,保姆便要驗證無害之後才送給劉奭吃,使霍氏集團的陰謀始終無法得逞。
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專權20多年的霍光病逝。劉詢以帝王的規格厚葬瞭霍光。霍氏集團完全放松戒備後,劉詢免除瞭霍光兩個女婿及兩個侄女婿的重要軍職,等到霍氏集團發現情況不妙時,劉詢迅即免除瞭霍光兒子霍禹的右將軍一職。霍氏集團孤註一擲發動政變,很快就被鎮壓下去。霍皇後被廢打入冷宮。劉詢成功地奪回瞭皇權。

(二)開創瞭“昭宣中興”盛世
由於他不忘幼年的不幸遭遇和深刻瞭解老百姓的疾苦,且能夠融會貫通所受到的系統教育,奪回皇權正式君臨天下後,更加勤政謀政,取得瞭卓越的政績。
他首先大力整頓吏治。重新啟用被漢昭帝廢棄的監督地方官員的刺史制度。每個官員,當然也包括刺史,在任職前,劉詢都要親自召見,勉勵他們為老百姓造福,提出具體要求並要他們寫出保證書,以後據此進行嚴格考核。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循名責實”。
劉詢說“霸、王道雜之”。用現代語釋意:“霸”就是要講法制,“王”就是要行仁政,體恤老百姓。他嚴肅司法制度,公正司法,平反冤獄。在位期間先後十次大赦天下。霍光是前期有功後期有罪的人,他實事求是地對待霍光,不僅不搞掘墳鞭屍的“秋後算帳”,還根據他身前的功績,在麒麟閣設置功勛畫像時,將其列為第一。
他繼續實行“文、景、昭”前三任皇帝的輕徭薄賦政策,派農業專傢到各地指導農民科學耕作,糧食豐收後設立“常平倉”,用國傢力量調劑糧食價格,避免糧賤傷農。采取多種措施發展社會經濟
此外,他主張各種文化兼收並蓄,曾親自主持召開經學大會,在位期間文化事業得到瞭較大的發展。

(三)完成瞭漢武帝的未竟事業
中青年時代的漢武帝的確有雄才大略,但連年征戰極大地耗費瞭國力,由於經濟發展沒同步跟上,搞得“寅吃卯糧”花光瞭文景兩朝的積累。加之晚年受“巫蠱之禍”等內憂困擾,難再有較大的作為,雖然匈奴被趕跑得遠遠的但實力還在,也沒能真正收服西域諸國。直白地說,就是和匈奴的戰略較量遠遠還沒結束。
去年筆者在《寫乎》發表的有關這段歷史的拙文中說到,當時西域隻有烏孫國和西漢有結盟關系(解憂公主嫁給瞭烏孫國王),其他國傢均受匈奴控制。
武帝駕崩後,匈奴又重新回來不斷進行騷擾,由於心虛不敢直接與西漢作對,就騷擾西域諸國,後來以車師國為跳板,直接入侵烏孫,責令烏孫國王把解憂公主交出來。時逢劉詢的前任漢昭帝處於病危之中,無法上朝謀劃處理。全靠解憂公主組織烏孫國各方面力量頑強抵抗,烏孫才沒有亡國。

劉詢上任後,不搞窮兵黷武,采取軟硬兼施的方法,處理外交國防方面的棘手問題。在邊境駐紮重兵加強防禦的同時,繼續實行漢代以來的和親政策,對各少數民族進行懷柔安撫。
經過多次對匈奴小規模作戰後,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劉詢詔令田廣明、范明友、韓增、趙充國、田順五位將軍,率十多萬大軍進擊侵犯烏孫的匈奴人,烏孫國也出動五萬部隊從兩側助攻,匈奴人大敗而退。緊接著來烏孫又聯絡鄰近兩個小國痛擊匈奴。史載匈奴“驅畜產遠遁逃”。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漢控制瞭天山南北兩路,至此完全控制瞭整個西域。劉詢詔令設立西域都護府,首任都戶是鄭吉,把整個西域納入瞭中國版圖。史學傢們評論,秦始皇開拓瞭疆土,漢武帝實質上隻是恢復瞭秦時的地盤,秦始皇之後繼續開拓疆土的是劉詢。西域當時有36國(有一說後增至50國)。面積有廣義和狹意兩種說法,但不管何種說法,至少包括瞭現在新疆地區的160餘萬平方公裡土地。劉詢能夠取得成功,實事求是說,離不開漢武帝朝打下的基礎。

(匈奴騎兵)
五鳳三年(公元前55年)劉詢的詔書載:匈奴發生內亂,有五王並立,他們之間相互攻擊,有成千上萬的人死去。又逢荒年,畜產損失瞭十之八九。餓殍遍野,甚至出現瞭人食人現象。
在匈奴國內大亂中上臺的呼韓邪單於,公元前53年把自己的兒子送到西漢作人質,對西漢稱臣,帶領遠遁的部屬重歸漠北一帶(史稱南匈奴)。漢宣帝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與之通好。公元前51年正月,呼韓邪單於到長安朝見漢宣帝。
漢匈之間連綿數代多年的戰略較量,在劉詢任內正式宣告結束。這是漢武帝身前的未竟事業啊!
(四)補白
為什麼劉詢沒有秦始皇贏政、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那樣名氣大呢?史學傢們說,那是歷代寫小說編故事之人的功勞,因為大多數世人是通過小說故事來瞭解歷史的。
劉詢42歲就病逝瞭,如果執政時間還長一些,相信會取得更多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