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帝趙顯:3歲登基,5歲亡國,18歲出傢成高僧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宋恭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宋恭帝趙顯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波折瞭,他3歲登基,5歲就成為瞭南宋的亡國之君。18歲那年,趙被忽必烈送到瞭寺廟出傢。他最初潛心修行,甚至成為瞭一代高僧。但後來他卻戀上瞭一個蒙古王妃,實在是造化弄人。宋度宗是個隻知道吃喝玩樂,不懂得處理政務的帝王,將南宋朝廷搞的烏煙瘴氣。
但是他命特別好,蒙古跟南宋一開戰,他直接去世瞭,就這樣成功的躲掉瞭“亡國之君”這個污名。宋度宗去世的突然,他生前並沒有冊立過太子。當時他有3個皇子,淑妃所生的長子7歲,皇後所出的趙3歲,另外一個低位嬪妃的兒子隻有2歲。大臣們推舉淑妃所生的長子為新帝,但是當時的太後謝氏卻主張立3歲的趙為皇帝,因為他出身更高一些,是嫡子。

其實7歲跟3歲本來也沒什麼區別,都是黃口小兒,即便登基,朝政還是要靠大臣們來輔佐。就這樣,因為太後的支持,趙登基史稱宋恭帝。但是在當時那個局勢之下,當皇帝並不是一件好事。趙在皇帝的位置上坐瞭2年,5歲的時候,蒙古大軍就兵臨城下。已經當上瞭太皇太後的謝氏代替趙寫瞭一封退位詔書,把宋朝江山拱手讓給瞭蒙古。
其實不讓也不行,當時南宋根本沒有跟蒙古一戰之力。就這樣趙稀裡糊塗的成為瞭南宋的最後一任帝王,南宋在他手上亡瞭國。當時趙才隻有5歲,什麼都不明白的年紀。忽必烈對待趙還是很寬容的,保全瞭他的榮華富貴,讓他得以平平安安的長大。趙雖然曾經有過做皇帝的經歷,但是那時候他年紀還很小,其實對人和事都記得很不清楚。

所以對忽必烈,趙也沒有什麼憎惡之情,反而很感激他對自己的照顧。後來趙就開始學習佛法,忽必烈對趙的這個愛好也十分支持。畢竟趙學習佛法就不會惦記自己的江山,這是他樂見的事情。於是趙18歲那年,他幹脆命令趙跟他的生母一同出傢,逼他做瞭和尚。
趙出傢後,遇到瞭一個叫做罕祿魯氏邁來迪的蒙古王妃。這個王妃原本是專門到寺中聽趙講佛法的,但是兩人相處的時間一長,竟然對彼此產生瞭感情。此後蒙古王妃就經常到寺中探望趙,還珠胎暗結懷上瞭趙的孩子,這個孩子據說就是後來的元順帝。

而趙的下場也很淒慘,他最終還是沒能保全性命,死於元朝皇室之手。而趙之所以會慘死,並不是因為他跟蒙古王妃的私情曝光,而是因為他寫瞭一首反詩。這首詩是這樣的: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趙在這首詩中表達瞭自己對故國的思念,這首詩傳到瞭元英宗的耳朵裡,元英宗為此大怒。他擔心趙有異心,會不利於元朝江山,於是最終下旨將趙處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