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太後最終是如何稱霸後宮的?薄姬與呂雉有什麼區別?
薄太後最終是如何稱霸後宮的?薄姬與呂雉有什麼區別?下面小編為大傢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呂後不會料到,在她死後,居然是當初為一個被放到外地的薄姬的孩子承繼大統。如果她能預知的話,想必薄姬也不會有今天,也會像那些高祖寵妃那樣死的死,禁足的禁足,而沒機會到代國做薄太後瞭。

薄姬的母親是魏王宗室。在楚漢戰爭中魏王豹反復無常,最終由曹參將其俘虜,並將魏地編為大漢的一個郡,而薄姬也成瞭俘虜,被安排到織室做工。過瞭很久,劉邦偶有興致到織室逛瞭一圈,看到瞭薄姬,畢竟是宗室女氣質不同於其他女工。劉邦是看到美女就腿軟的,便即刻詔進後宮。但可能劉邦一轉身就把薄姬忘掉瞭,一年多都沒有喊薄姬侍寢。看來薄姬與劉邦的寵妃戚夫人之流真不是一個檔次上的,她可能生性比較恬淡,史書未留下薄姬的絲毫怨言。而薄姬的兩個發小管夫人、趙子兒此時已經是劉邦離不開的寵妃瞭。她們三人曾約定富貴不相忘,但這兩人一受寵,便嘲笑起薄姬來瞭。

劉邦便很奇怪這是如何一檔子事。兩人如實相告,結果沒想到劉邦居然起瞭惻隱之心。即日便詔幸瞭薄姬。薄姬也很會說話,見瞭劉邦便說自己昨晚夢見有龍入懷瞭。劉邦一聽高興,這是好兆頭啊,我今天就成全瞭你。此時的劉邦不過是個漢王而已,尚未登基,薄姬夢龍不過博劉邦開懷罷瞭。但也足見薄姬絕非表面上那麼簡單的一個女子。隻是在時機未到之時,她把一切都悶在心底不說而已。
隻這一夜風流,薄姬便懷孕瞭,當年便生下瞭劉恒。但劉邦原本就隻是一時惻隱而已,對薄姬並沒有什麼感情,讓劉邦寵幸的女子無數,他哪裡記得清楚。僅那一次,劉邦再沒傳幸過薄姬。可想薄姬的確長得不好看,自身條件比較差,劉邦可能都沒正眼看過她。不過也正是這種沒人搭理的境遇救瞭薄姬。
後宮裡的醋壇子早已經開始發酵瞭,味道越來越濃,薄姬恍若角落裡獨自開放的小花,沒人理睬,她就守著自己的兒子過活。高祖死後,呂後火速對宮裡的女人一一展開瞭攻勢,最慘的便是戚夫人。但最幸運莫過於薄姬,他得以與兒子劉恒一起到封地生活,尊稱代太後。
漢高祖劉邦之後的京城有多兇險,雖然薄姬遠在代地,但也一定有所耳聞。劉邦的兒子們一個個被呂後處死,薄姬母子每日也是如坐針氈,如履薄冰,生怕哪一天從京城傳來處死的詔書。惴惴不安的生活使得她更加縝密謹慎,包括代王劉恒的性格也是在這一期的形成的。呂後駕崩,惠帝的兒子真真假假都被老臣們廢除瞭,而高祖的兒子在世的也不多瞭,權衡利弊,他們最終選擇瞭遠在代地的代王劉恒。
對於老臣們而言,劉恒一直生活在代地,在京城沒有勢力,而且薄姬出瞭名的仁善,不會像呂後那般對朝堂大開殺戒,不會影響到老臣們的既得利益。當使臣將任命詔書傳到代地時,薄姬與代王都有些半信半疑,她們無從確定這是真是假,此去京城到底是末路還是柳暗花明。因此代王幾次三番推辭,直到最終確定這是真的時候,才走馬上任。薄姬熬瞭幾十年,終於撥開烏雲見月明瞭。但身為皇太後的薄姬似乎也並沒做出太出格的事情,無非是賞賜一下自己娘傢而已,而她的娘傢除瞭其弟薄昭外,其他都已先年去世,追封而已。因此“薄氏侯者一人”。

但薄姬也像呂後一樣,希望盡可能鞏固住薄氏的權利富貴。於是在族人中挑選瞭一個性格溫婉的女子,並授意在冊立劉啟為太子時,將其冊立為太子妃,這便是景帝的薄皇後。但與惠帝劉盈對呂後安排張嫣為皇後不滿一樣,景帝對這位薄皇後也是不理不睬,薄太後的傢族穩固的夢想隻能竹籃打水一場空。薄皇後一生無子無寵。到景帝前二年,薄太後駕崩,薄皇後在宮廷唯一的靠山失去瞭。景帝毫無顧慮地將其廢掉瞭。四年後,在宮中寂寞老去。
每個人都想著幸福萬年長,每個人都懂得強扭的瓜不甜,但每個人都似乎隻是參透瞭別人的生活,而參不透自己的生活。我們就像隻身一團迷霧之中,怎麼也看不清原來最貪婪的隻是自己。呂後與薄姬,還有所有陷在權欲裡權貴們,初衷固然好,但卻忽略瞭兒孫們的想法,認為權勢足以搞定一切,但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張嫣與薄皇後,無寵終老,在那個寂寞的深宮裡,連雨打梧桐的聲音都能敲碎人,更可況這樣兩個孤苦的女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