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蕭道成是怎麼做上皇帝的?蕭道成收復南朝宋軍政大權的經過

蕭道成是怎麼做上皇帝的?蕭道成收復南朝宋軍政大權的經過

時間:2019-06-11 13:00:4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蕭道成是怎麼做上皇帝的?蕭道成收復南朝宋軍政大權的經過。下面小編為大傢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端分裂和動蕩的時期,大大小小的戰役沒有上千,也有數百。不過,發生在南朝宋的這一次叛亂與反叛亂之戰,非但是放在南北朝,就是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戰例。因為它“反經典”,雙方主帥先後都戰死瞭,但接下來的仗卻反而打贏瞭。

公元474年5月,南朝宋後廢帝劉昱在位的第三年,桂陽王劉休范在潯陽(今江西九江市)起兵叛亂,率軍2萬,騎兵5千,直取都城建康(今南京)。而當朝廷反應過來時,叛軍都已經到達新林(今南京西南)瞭,於是朝中大震。

桂陽王劉休范當時已經是宋文帝19子中僅存的一個兒子瞭,也是當朝天子的叔叔。不過,這個王爺本人卻十分平庸,甚至可以說就是蠢。

宋末帝劉準,據說就是劉休范之子

因為他平庸,所以在前面孝武帝劉駿(文帝第三子)、前廢帝劉子業(孝武帝長子)、宋明帝劉彧(文帝第十一子)三朝大殺藩王時,劉休范成為瞭幸存下來的唯一一個。

休范素凡訥,少知解,不為諸兄齒遇。明帝常指左右人謂王景文曰:“休范人才不及此,以我弟故,生便富貴。釋氏願生王傢,良有以也。”及明帝晚年,晉平王休佑以狠戾致禍,建安王休仁以權逼不容,巴陵王休若素得人情,以此見害;唯休范謹澀無才,不為物情所向,故得自保而常憂懼。(《宋書·列傳第三十九》)

不過,就算蠢,那也是皇室宗親,一點也不耽誤野心的膨脹。劉休范自認為既然兄弟們都死光瞭,那就該輪到我掌控朝政瞭吧。然而朝政卻完全被袁粲、褚淵、劉勔等人以及阮佃夫、王道隆等一幫內臣所把持,想想就是不服氣!於是劉休范隨便找瞭個借口就去“兵諫”瞭。

然而悲劇的是,仗一開打沒多久,劉休范自己就率先被敵方兩偏將拔瞭他的佩刀,給砍死瞭。

事情是這樣的。聽說劉休范攻來,朝廷以中領軍劉勔為主帥,倉促佈防:以蕭道成為先鋒屯新亭,劉勔與沈懷明則率主力屯石頭,還有張永屯白下,袁粲、褚淵與劉秉等則入衛臺城(宋帝所在地)。

劉休范派部將去攻打臺城,自己則親率大軍去攻新亭。兩軍對壘,廝殺一度十分慘烈。蕭道成賬下兩名校尉黃回和張敬兒前來詐降。劉休范信以為真,傾心以待,結果就在一次喝酒的時候,被兩人趁機奪刀刺殺瞭。

劉休范死後,頭顱被帶往都城建康,不幸路上遇到瞭敵軍,於是劉休范的頭就被倉促埋在瞭路邊(另一說是投入井中)。總之,劉休范死瞭這事,就這樣暫時被擱置瞭。叛軍並沒有第一時間得到主帥已死的消息。

按照原計劃,叛亂軍一路猛攻,朝廷軍方面竟然連主帥劉勔、內廷一把手王道隆都先後戰死,白下、石頭等戰略要地更是全面失守,許多地方聞風而降,叛亂軍在短期內竟接連取得瞭大勝!

驚惶不安的朝廷急召蕭道成回援。而當蕭道成率軍趕回時,戰爭已經到瞭下半場。上半場劉休范已死的消息此時基本已經傳開,所以叛軍被蕭道成打得一觸即潰。

朝廷軍在失去主帥幾乎陷入絕望的境地中,沒想到對方主帥也早就沒瞭,而蕭道成又率軍趕到,於是戰局迅速扭轉,朝廷軍反敗為勝,最終戡平叛亂。

而蕭道成則成為這次桂陽王叛亂的最大受益者。事後,蕭道成任中領軍將軍,全面接管禁軍,躋身朝中“四貴”。劉勔、王道隆死後留下來的位置,被蕭道成一個個“撿漏”,並且漸漸收攏權力,最終實現瞭嬗代,建立南朝齊,史稱齊高帝。

圖 《鳳囚凰》裡的蕭道成

戰爭時期主帥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此戰,上半場叛軍主帥劉休范死,但叛軍卻大勝,還打掉瞭對方主帥;下半場朝廷軍主帥劉勔死,但朝廷軍卻在蕭道成的主持取得瞭最終大勝。

這中間自然有時間差,兩軍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但或許也是因為兩個主帥都太無能瞭,無能到軍中有他們還不如沒他們。而像蕭道成這樣既有能力,又有運氣的人,成功似乎就是必然的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