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為什麼沒有帶上諸葛亮和趙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劉備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劉備為何會發動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之中,參加的最後一次戰役。這也就是說,正是這一戰之後,劉備戰死瞭,他再也沒法實現自己的統一大業瞭。
那麼,劉備為何要發動夷陵之戰呢?
原因有如下兩個:
1、夷陵之戰前的襄樊之戰,因為曹操和孫權聯合殺瞭關羽,讓劉備丟掉瞭整個荊州之地。劉備覺得自己被盟友孫權背地裡捅瞭一刀,所以,這個仗他要算。
2、他要為關羽報仇。再怎麼說,關羽都是他劉備的結拜兄弟,劉備一直視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關羽死瞭,他在不去報仇,那他劉備還打不打算在道上混瞭。
所以,基於以上兩點原因,對於劉備來說,他不去教訓一下東吳,他就枉為人子瞭。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發動瞭夷陵之戰的。

那麼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為何不帶上諸葛亮、趙雲、魏延和馬超呢?
先說諸葛亮
說實話當時的蜀漢政權一直都是處於打仗之中,官兵都急需要休整。在士兵疲憊的時候,發動戰爭是不可能得民心的。
所以,這樣的戰爭,是不可能勝利的。
諸葛亮就反對劉備攻打東吳,因為他覺得和東吳撕破瞭臉,是不值得的一件事。畢竟北方的曹魏依舊很強大,一旦和東吳撕破瞭臉,被曹魏吊打,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吧。
所以,他反對劉備對東吳用兵。
因為諸葛亮不同意劉備打東吳,所以,劉備出征根本就不可能帶他瞭。再說瞭鎮守成都還是需要人的。
所以,諸葛亮還是坐收大本營比較好。
再說趙雲
趙雲也是不同意劉備攻打東吳的,因為趙雲自從起義以來,他就是為瞭匡扶正義,恢復漢室。此生隻為大漢效力。
在趙雲眼裡看來,他的唯一的一個敵人,隻有曹魏。
畢竟是曹魏挾持瞭天子。
所以,也正是趙雲的這種觀點,讓他得不到劉備的重用的。盡管趙雲很能打,但是,劉備始終沒有把他封為大將軍。
趙雲一直都是一個偏將軍,沒有任何名號的。
盡管趙雲不支持劉備,但是,他還是去接應劉備瞭。
劉備被陸遜打敗之後,若不是趙雲及時趕到,說不定劉備就死無葬身之地瞭。
所以說趙雲是參加瞭夷陵之戰的。

最後說魏延和馬超
魏延當時是有重任再身,他根本脫不瞭身。因為當時的他正在鎮守漢中,漢中的北面就是強大的曹魏。
若是把魏延給調走打東吳,勢必漢中就會丟掉。
所以,魏延是不可能被調開的。
馬超就更不可能去瞭,馬超本來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靠的劉備。他一直是受劉備猜疑的。
所以,帶著馬超去劉備根本就不放心。
因此夷陵之戰前,劉備隻能帶上張飛前去瞭。

那麼夷陵之戰為何最終會打敗呢?
1、夷陵之戰開打之前,張飛因為得罪瞭手下,被手下殺瞭頭。致使劉備少瞭左膀右臂,最終才失敗的。
2、劉備求戰心切,在戰術上藐視瞭書生陸遜,所以,輕敵才是導致他失敗的最為重要的原因。
3、正是因為劉備看不起陸遜,所以,他才把水軍給徹掉,然後改為陸地攻擊陸遜的。當陸遜看到劉備命令自己的士兵,把營寨安札在一起,足足有八百裡之遙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瞭。
所以,到瞭夜裡,陸遜帶著幾百個人,一把火點瞭劉備的營寨,大火一下把劉備的八百裡連營燒瞭一個精光。
劉備最終就這樣失敗瞭,之後就有瞭白帝城劉備托孤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