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讓是誰?遼國蕭太後和蕭綽是什麼關系?
韓德讓是誰?遼國蕭太後和蕭綽是什麼關系?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遼朝太後蕭綽簡直就是韓德讓不折不扣的“小三”。
遼景宗去世後不久,孀居的蕭綽就召來受景宗遺命輔政的漢人韓德讓。帶著草原女子特有的豪放直爽,她主動提出要他“入居帳中”,理由是當年她曾與他有過婚約,並已定好婚期,隻可惜她被選為貴妃而未能如願。但這段未瞭之情卻一直藏在她的心底,現在她願與他重修舊好。

性格淳厚的韓德讓不敢直面這熾烈的愛意,畢竟他是遼國的臣下,怎敢妄自造次?更何況自己還有結發之妻!但是,已經鐵瞭心當“小三”的蕭綽不管這些,她派人縊殺瞭韓德讓的妻子。這堪稱是“小三”鬥原配最毒辣的手段,徹底令韓德讓放棄瞭抵抗。此後兩人“同臥同起,共案而食”,形同真夫妻。蕭綽還讓當國幼主聖宗把韓德讓當父親一樣來侍奉,韓德讓也因此擁有瞭其他大臣沒有的至高無上的權力,處於事實上的監國地位。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真愛無敵嗎?其實,蕭綽之所以這般高調,遠非愛情這麼簡單,背後自有其復雜的原因。
蕭綽不僅是一個需要愛情的尋常女子,更是一個中國古代罕見的傑出女政治傢。在她生活的時代,後晉剛割讓幽雲十六州不久,遼朝對其統治並不穩固。這一地區的漢人不僅在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漢族身份,而且在政治上也非常傾向於中原王朝,渴望擺脫遼朝統治。而後周和北宋則以華夏正統自居,擺出一副“代天吊民”的架勢,宣稱要把幽雲漢人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要想守住祖宗開拓的這片河山,對得起丈夫遼景宗的臨終重托,蕭綽的責任之大、壓力之巨,是難以想象的。
除瞭外患,讓蕭綽憂煩的還有內憂。遼景宗去世後,眾多契丹貴胄對皇位垂涎欲滴,他們“擁兵握政,盈佈朝廷”,對蕭綽與遼聖宗這對寡母弱子構成瞭莫大的威脅。
蕭綽之父蕭思溫雖是遼國重臣,一度掌控軍政大權,但已於景宗保寧二年(970年)去世。他沒留下子嗣,這使得蕭綽不可能像歷史上的眾多太後一樣,找外戚做依靠。那麼,曾與自己有過婚約的漢臣韓德讓自然成瞭她的最優選擇。
韓德讓生於遼朝漢人中的權勢之傢,祖父是遼朝開國名臣,父親曾任南京留守等要職,兄弟幾人都是手握兵權的將領。韓德讓本人既富有中原文化的素養,又兼有草原民族的勇略,是一個難得的兼通南北文化的人才。他與蕭綽志同道合,都主張改革舊俗,以順應契丹民族漢化的趨勢。

在她和他的共同努力下,陰謀作亂的契丹貴族被解除瞭兵權,漢族人士中有治國才略之人得到重用,長期積累的冤案得以清理,遼國出現瞭興旺繁榮的局面。在對外戰爭方面,韓德讓與眾將領精誠合作,不僅打退瞭宋太宗的三路北伐大軍,還在後來與北宋訂立瞭“澶淵之盟”,使雙方關系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為遼國創造瞭不朽政績的韓德讓,並沒有因為自己與太後的關系而飛揚跋扈,他在行事時基本上做到瞭以國傢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殫精竭慮,忠心報國。從這樣的結果來看,蕭綽高調做“小三”收獲的不僅是愛情,更是對國傢和民族的貢獻。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十二月,在北國草原叱吒風雲二十多年的蕭太後,帶著對國傢和情人的深深眷戀離開瞭人世。一年多以後,與她執手共看風景多年、身為契丹大丞相的韓德讓也卒於軍中。遼聖宗賜給他“文忠”的謚號,並在遼景宗和蕭綽合葬的乾陵之側為他建廟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