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向榮為什麼會得到武將最高謚號?原因是什麼

向榮為什麼會得到武將最高謚號?原因是什麼

時間:2019-06-12 12:30:3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三次重創太平軍的機會,他一次都沒有抓住,卻獲得瞭武將最高謚號,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古代,謚號對於高級官員來說非常重要,是對其一生功績的濃縮總結。謚號有很多種,其中文臣最高級的是“文正”,武將最高級的是“忠武”。一個忠武的謚號,擁有者是諸葛亮、尉遲恭、郭子儀、常遇春這種級別的英雄,多少名將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還,還摸不到這個謚號。在清朝有一個武將,放跑瞭太平軍三次,以至於太平天國燃遍江南,然而他死後卻享受到瞭這個殊榮。

這個人就是向榮,他參加過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來以鎮壓各地起義而成名,在平定張格爾之亂、天理教起義、李元發起義中都有他的身影。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後,他被任命為廣西提督,奉命前去平叛。

等他趕到廣西時,已經是遍地狼煙,他甚至分不清誰是誰,雖然打過一些勝仗,但都是寫普通流寇。直到呆瞭足足兩個月後,他才認識到洪秀全、楊秀清等才是“群盜之冠”,這才真正和太平軍交上火。

不過此時,他雖然將太平軍壓制,卻也是互有勝負,無關痛癢。在永安時,他完全可以將太平軍一舉殲滅,卻活生生錯過瞭這次機會。

當時太平軍占據永安,並且初步建制封王。此時向榮帶領清軍數萬人,湧入永安城下。在清軍之中,不僅有正規的綠營,還有幾支各地助陣的團練,其中江忠源的新寧團練就是重要的一支。江忠源這個人非常聰明,足智多謀,他看到當時的形勢,提出瞭一個相當準確的建議:

太平軍困在永安,不足一萬人,清軍卻有數萬精兵。應該先將永安團團圍住,挖溝築壘,不斷調兵前來。太平軍雖然厲害,總有彈盡糧絕的一天。

這個圍而不殲的方法,在今後湘軍對付太平軍時屢試不爽,安慶、天京都是這麼攻破的,這也是當時的必勝之路。然而,向榮卻傲慢地拒絕瞭這個勝利的方法,他主張重兵攻打永安北部。結果太平軍沖出永安,揚長而去,進而攻打桂林。

第二次是在長沙時,本來太平軍以咄咄逼人態勢圍攻長沙,但在駱秉章、張亮基、左宗棠、江忠源等人的指揮下,長沙固若金湯,並壓制太平軍在東南一隅,形成反包圍。

此時,隻要有一支部隊駐守在河西龍回潭,切斷太平軍退路,就完全可以甕中捉鱉。不過長沙兵力都已經派出瞭,隻有向榮帶過來的部隊沒有任務。因為向榮和湖南巡撫張亮基有私仇,拒不配合,反而去攻打水陸洲的太平軍。

結果向榮帶三千多人打又沒有打過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讓他們打通通道,果真就從龍回潭離開瞭長沙。

長沙之圍是解除瞭,然而別人道喜的時候,張亮基卻拍案長嘆:本來按照左宗棠、江忠源的計謀扼守住龍回潭,就是甕中捉鱉,現在他們逃到洞庭湖那邊,試問天下又怎麼制服得瞭!

太平軍離開長沙後,又到瞭益陽,還曾攻打湘陰,但被楊載福等人打退。此時,太平軍的形勢很危險,必須打通臨資口進入洞庭湖。這裡的河道已經提前被木板、石塊、廢棄的船舶所阻塞。

當時有個叫做周清元的人,冒充商人混跡到太平軍中,他記下瞭太平軍的數量、槍械等等,並且告訴向榮:臨資口到處都是平原,不利於躲藏,是殲滅太平軍的絕佳場所。隻要扼守各地要道,不讓他們逃竄,絕對能建立奇功。

然而,向榮連同為行伍的官員的話都聽不進,哪裡肯聽這個無名小卒的?他喝退瞭周清元,並未采納,這也痛失瞭最後一個機會。此後,太平軍殺出臨資口,馳往無邊無際的洞庭,並且掠奪瞭大量的船隻。也就是靠這點傢底,他們封鎖瞭長江上下,進軍南京,定都建國。

可能有人會問,怎麼太平軍在哪裡,向榮就在哪裡?沒錯,事實上,向榮打仗不行,尾隨卻是一把好手。他不僅跟到瞭臨資口,而且還一路尾隨,一直跟到瞭南京城,還建立瞭江南大營。雖然不敢打什麼仗,但好歹在太平軍眼皮底下起到瞭一定的牽制作用。

也許清廷是在用人之際,後來向榮病死軍中,為瞭鼓勵將帥同心,明知道他是個常敗將軍,也讓他享受瞭“忠武”的謚號。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