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明朝守城第一人朱重八,還是朱元璋的侄子

明朝守城第一人朱重八,還是朱元璋的侄子

時間:2019-06-12 17:05:4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朱重八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起大明王朝的開國功臣相信大傢都能數出幾個,他們在亂世之中陪著朱元璋上刀山下火海,一步一個血印子的蕩平瞭天下,雖然最後沒幾個人有好下場,但是他們在歷史上留下的深刻印記至今無法去除。今天小爬蟲要和大傢說的也是這樣的一個人,隻是他和朱元璋還有一層更親密的關系:叔侄。雖然他沒有徐達,劉伯溫那麼名震天下,但他卻是個天才將領。

說起朱元璋的這個侄子就要從朱元璋還是放牛娃的時候開始說起瞭,當年朱元璋在地主劉小德傢放牛,那時候他還不叫朱元璋,叫朱重八,這個名字沒有什麼寓意,僅僅是因為當時不上學不當官的就沒有名字,所以老百姓大多是以出生日期等簡單的數字為名,比如他的父親叫朱五四,祖父叫朱初一。

當時蒙古元朝的統治可以說是毫無人性(不然也不會幾十年就滅瞭)雖然他們打下瞭中原地區,當上瞭漢人的王,但是骨子裡依舊把自己當成客人,沒有把中原的人民當做自己的子民,隻是把這個地方當作掠奪財務的寶地,人們的死活似乎沒有那麼重要。

當時爆發瞭兩件讓元朝走向滅亡的事情,一件是黃河決堤,發大水,兩岸數萬人民遇難。另一件是淮河地區發生瘟疫和旱災,爆發瞭大饑荒,餓殍遍野。朱元璋的傢人就是在這次大饑荒中餓死瞭,一個月內父親,哥哥,母親相繼去世,因為他哥哥去世瞭,所以後來嫂子就帶著他侄子投靠瞭朱元璋,依附他生活,朱元璋待侄子朱正文也非常好,如親生兒子一般。

朱文正真正出現在大傢的視線裡是朱元璋派他去守洪都的時候,他面對陳友諒的60萬大軍,硬是把一座小城死守瞭八十多天,將近三個月。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當時朱元璋率兵去瞭安豐幫助韓林兒攻打張士誠,留下瞭侄子朱文正駐守洪都。洪都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就有洪都新府的說法,這個地方對陳友諒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他的大本營就在江州(江西九江),所以留著它就相當於給敵軍在自己傢門口裝瞭個哨崗,陳友諒心心念念都想拿下它。當陳友諒知道朱元璋帶著軍隊去打張士誠的時候,他知道機會來瞭。於是在厲兵秣馬的幾個月後他出發瞭,這一次和之前的小打小鬧都不一樣,陳友諒傾國出動,新仇舊恨一起算,勝則生,敗則亡,誓要和朱元璋決一死戰。

再來說說朱文平,他到瞭洪都之後並沒有專心防禦之事,而是整天流連於煙花柳巷之地,喝酒做樂,不務正業,還讓侍女們日夜編排歌舞供他消遣。當時將士們都覺得跟著這樣一個人完蛋瞭,從沒見過如此為將之人,但是大傢礙於他是朱元璋的侄子,所以敢怒不敢言。而陳友諒在聽說洪都守將是這樣一個廢物之後覺得這簡直是上天在幫助他,於是沒過多久大軍就兵臨城下。

按理說朱文正這個花天酒地的慫包看到這樣的架勢肯定要落跑瞭,但是他卻沒有,直到大軍壓境他才露出瞭真面目。收起瞭平時吊兒郎當的樣子,召集將領商討禦敵之策,洪都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門太多,細細數下來有撫州,新城,水關等八道門,雖說門多是富饒的表現,但現在確實讓人頭疼。好在和他一起駐守的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朱文正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安排他們守不同的城門。

最重要的撫州門由鄧愈防守,趙德勝防守宮步、土步、橋步三門(這個比較累,任務最重),薛顯(猛人)守章江、新城兩門,剩下2000多人隨時支援各處。守城之事都安排妥當後他嚴肅的說,我知道你們平常看不慣我,但是沒關系,我也不喜歡你們。但此時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已在城下,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並不阻攔,但若不走,唯有同我一途,戰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雖然平時他的行為確實受到大傢詬病,但是此時此刻朱文正表現出來的是一個將帥應有的樣子,不管之前如何,現在他們就是戰友,同生共死的那種。

陳友諒大軍到的時候選瞭最重要的撫州門進攻,戰況十分激烈,守城的士兵不斷從城墻上滾落巨石和壯木,攻城士兵用的是竹盾,根本抵擋不住,不久就屍橫遍野,但城門絲毫未動。這時陳友諒才感覺到或許朱文正並沒有那麼好對付,但他也沒退縮,這次不成,第二天接著來,並且下令隻進不退,攻不下撫州門軍法處置,於是再次進攻的時候面對朱文正的嚴密防守無路可退的攻城士兵發瘋一樣對著城墻一頓亂砍,硬生生沖出瞭一道十餘丈的大口子(得多絕望才能把城墻都捅破)

以為可以通過大口子進城的陳友諒沒想到還有更厲害的兵器等著他們,守撫州的鄧愈早就準備好瞭火銃,等他們一探頭就一通亂射,根本不能前進半步,陳友諒見此隻能暫時退兵,次日再來,下一次依舊是撫州門,但是朱文正調瞭其它門的守將來支援,一邊打仗一邊修補壞掉的城墻(至今無法腦補這個畫面,前面的士兵在沖殺,後面的在和水泥砌墻?)對方不僅沒攻破墻也修好瞭。

陳友諒久攻不下撫州門於是決定換道門,經過實地勘探選中瞭新城門,這真的不是一個好選擇,因為守門的薛顯真的是個狠人,一向以彪悍無理聞名。當陳友諒大軍到的時候他沒有讓他們連城門都無法靠近,而是主動打開大門,不等敵軍進城,他就帶著隊伍突襲出來瞭,連日的敗仗讓他們如驚弓之鳥一樣,薛顯沒兩下就得瞭勝仗。

見新城門也撈不到好處,陳友諒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辦瞭,雖然自己兵多,但是也不能去送死啊,於是修整數日之後決定發揮自己水軍的優勢從水路攻擊洪都水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朱文正早就在哪裡佈下瞭長矛隊,等他們稍微挨近就隔著鐵柵欄就一通亂刺,敵軍被刺死刺傷無數,但是後來對方拼死抓住瞭長矛才暫時穩定瞭局面。這時候守城士兵突然停下攻擊瞭,以為他們退瞭,沒想到一會又開始瞭,攻城士兵仍舊用手去抓,誰知一抓便慘叫起來,細看才發現,守軍將長矛和鐵鉤在火上烤紅後,再用來刺他們(原來剛剛是加熱去瞭)

幾經周折都攻不下洪都,陳友諒崩潰瞭,眼前的鴨子就是拿不到手,看著心癢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進城。不僅陳友諒一個人焦慮,裡面的朱文正也一樣,雖然這幾場防禦都勝利瞭,但是畢竟自己兵少將寡,不是長久之計。但還好在他堅持瞭八十多天後朱元璋的援軍終於到瞭。之後雙方決戰於鄱陽湖,以陳友諒的失敗而告終,這場戰役除去瞭一個強勁的對手,以後朱元璋的稱王之路就暢通無阻瞭。

朱文正也在這場大戰中立下瞭赫赫戰功,重新受到將士們的愛戴,《明史》中對他的評價也是:“比長,涉獵傳記,饒勇略,隨渡江取集慶路。已,有功,授樞密院同僉。”說明朱文平確實是個天才將領。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