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遊牧民族這麼多的牛羊 他們主要吃的是肉嗎

古代遊牧民族這麼多的牛羊 他們主要吃的是肉嗎

時間:2019-06-12 17:06: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中國古代遊牧民族主要吃什麼,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現在當然飲食非常豐富瞭,在更早物資貧瘠的時候,生活還比較原始。但是,有一點是需要知道的,遊牧人從來都不是以肉類為主食的,牧羊人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每天都吃手抓肉。

就是蒙古牧民也很少殺羊吃,隻有重要節日和貴賓來瞭,才會殺羊吃。一般來說在新巴爾虎旗,需要20畝地,才能養一隻羊,而一個牧民傢庭有300-400隻羊才能,相對富裕的養活全傢,這樣1戶牧民就需要6000-8000畝草場。

但是一場嚴重的大雪,或者一場嚴重的口蹄疫,都有可能讓一個遊牧人瞬間變成乞丐。維持一定的羊群數量,非常重要。也許一個冬天過去瞭,就會凍死一半的羊。如果吃肉,也會註意是殺無法生育的母羊,過多的公羊,或者是無法熬過冬天的弱羊。

但是,輕易不會去殺羊吃,遊牧人主要依靠乳制品和糧食為主食。不要以為蒙古草原深處,就沒有種植莊稼,隻是規模不大而已。

如果每天吃羊,全傢人一年就要吃掉100隻羊,所以要吃利息,也就是乳制品,不能吃本金,也就是過度殺羊吃肉。冬季吃凍死的羊就可以瞭,春天羊太廋,夏天羊在上膘,秋天又要收集過冬的草料。

同時,遊牧人還需要更多的羊毛,搓繩子,編織,還有縫補帳篷,還有販賣換成現金,以及使用羊毛和活羊交稅。

清代趙翼編寫的《簷曝雜記》記載:食酪,蒙古之俗,膻肉酪漿,然皆不能食肉也。食肉惟王公臺吉能之,我等窮夷,但逢節殺一羊而已。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