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起義的起因是什麼?方臘起義為什麼失敗?
方臘起義的起因是什麼?方臘起義為什麼失敗?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宋徽宗時期的花石綱把東南一帶鬧得昏天黑地,出產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縣)地方,出產各種花石竹木,朱勔的應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裡,搜刮花石。當地有個方臘,傢裡有個漆園。方臘平時靠這個園裡的出產,日子勉強過得去。自從朱勔辦瞭花石綱以後,方臘傢也遭到勒索。方臘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當地農民兄弟受盡花石綱的苦,就決心把大傢組織起來,造官府的反。
公元1120年的一天,幾百個苦大仇深的農民聚集在方臘的漆園裡,方臘激動地跟大傢說:“國傢好比一個傢庭,如果一戶人傢,小輩整年勞動,好容易掙瞭一點糧食佈帛,卻被他們的父兄胡亂花費瞭。小輩稍為不稱他們的心,就挨他們鞭打。你們說這應該不應該?”

大夥兒齊聲回答說:“不應該!”
方臘又說:“那些做父兄的浪費還不算,又拿傢裡財物去向敵人討好求情,你們說該不該?”
大夥兒憤怒地回答說:“哪有這種理兒?”
方臘流著眼淚說:“現在官府賦稅勞役那麼重,那些大官們還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易生產瞭些漆、紙,也被他們搜刮得精光。我們一年到頭勞苦,結果一傢老小受凍挨餓,連一餐飽飯都吃不上,你們看怎麼辦?”
大夥兒聽到這裡,都高聲嚷起來說:“請您下命令吧!我們聽您的。”
方臘受到農民的擁護,就打起殺朱勔的旗號,發動起義。方臘擔任起義軍的統帥,自稱“聖公”。將士們帶著各色頭巾,作為標志。憤怒的起義將士,殺死那裡的官吏,焚燒他們的住宅。青溪附近一帶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瞭,紛紛響應方臘起義軍。沒到十天,起義軍就聚集瞭幾萬人馬。
當地官軍將領派兵鎮壓,被起義軍打得落花流水,兩名宋將被殺死。起義軍乘勝攻進青溪縣,趕跑瞭那兒的縣官。接著,又接連打下瞭幾十座縣城,很快打到瞭杭州。
警報傳到東京,把宋徽宗嚇昏瞭。宋徽宗趕快派童貫帶領十五萬官軍到東南去鎮壓起義。
童貫到瞭蘇州,知道花石綱引起的民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義下瞭一道詔書,承認錯誤,並且撤銷瞭專辦花石綱的“應奉局”,把朱勔撤職。

東南的百姓看到朝廷取消瞭花石綱,罷免瞭朱勔,總算出瞭一口氣。哪兒知道童貫正在這時候,加緊部署鎮壓起義的兵力呢。
童貫集中各路大軍進攻,方臘不得不退回青溪,據守在山谷深處的幫源洞堅持戰鬥。官軍不知道山路,沒法進攻。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起義軍裡出瞭奸細,給官軍引路。官軍終於摸到幫源洞,方臘沒有防備,被俘虜瞭,沒多久,被押解到東京,慘遭殺害。
方臘起義雖然失敗瞭,但是給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擊。這時候,在北方也爆發瞭大規模的起義,起義領袖宋江等三十六人從河北起兵,在青州、齊州、濮州(都在今山省)流動作戰,打得官軍心驚膽顫,一聽到他們打來就跑。
在山東梁山泊,也發生漁民起義。據說宋江的起義軍也到過梁山泊。後來民間流傳的“梁山泊好漢”“一百零八將”的故事,就是根據他們的事跡發展起來的。到瞭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小說傢施耐庵把梁山泊農民起義的傳說加工寫成長篇小說《水滸》(滸音hǔ),成功地塑造瞭林沖、魯智深、武松等許多梁山英雄好漢的藝術形象,成為我國文學史上優秀長篇小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