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和陳平誰更勝一籌?誰對劉邦的貢獻大?
張良和陳平誰更勝一籌?誰對劉邦的貢獻大?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張良和陳平都是劉邦的鼎級謀士,為劉邦建立大漢,立下瞭汗馬功勞。可是,在劉邦當皇帝之後,他們兩個人的獎賞卻完全不一樣。張良的獎賞更豐厚。他還被劉邦視為,漢初三傑之一。另外兩個,是蕭何和韓信。
因為陳平的獎賞沒有張良的多。這是不是就等同於說,陳平比不上張良呢?
這個問題不應該這樣看,張良之所以更加受劉邦重視,立的功勞更多。是因為張良加入到劉邦的陣營之中比較早,他是在劉邦反秦的時候,就跟隨著劉邦過。雖說那時候他還不是劉邦的部下,但是,張良和劉邦一見如故,惺惺相惜。雙方對彼此都認可。
在鴻門宴上的時候,張良還救過劉邦的命。
張良真正的歸順劉邦,是在鴻門宴之後。項羽平定瞭天下,把劉邦封為瞭漢中王,劉邦在漢中得到韓信,殺出漢中到達關中的時候。就是在這個時候,張良成瞭劉邦的部下。
這一時期,也正好是楚漢爭霸的開始。

陳平則不一樣,劉邦當年參加鴻門宴的時候,陳平是項羽手下的一個重要謀士。並且在宴會上,陳平是和劉邦有見面的。
在劉邦給項羽爭霸天下後,項羽讓陳平把守原來的韓國這一片土地。
很可惜的是,這塊地方被劉邦給打瞭下來。陳平怕項羽追責,所以,他就跑到瞭劉邦的陣營,投靠瞭劉邦。
直到此刻,陳平才開始為劉邦效力。
他不像張良,張良早在劉邦反秦的時候,就為劉邦出謀劃策過瞭。
我們再說一下,到底是張良厲害呢,還是陳平厲害呢?下面我們通過他們給劉邦出的主意來判斷。

劉邦殺出漢中,來到中原和項羽爭霸,他就召集瞭四十萬大軍,攻打項羽的都城彭城。那時候項羽正好在齊國和田榮幹仗呢。
當項羽聽說劉邦把他的老傢給占領之後,他就帶領瞭三萬騎兵殺瞭回去。
劉邦的四十萬大軍被項羽打瞭一個大敗,劉邦更是連命都差點丟瞭。
這時候的劉邦手裡已經沒有兵瞭,他隻要投靠自己的小舅子,也就是呂雉的哥哥那裡。因為那裡還有幾萬人馬。他想要東山再起。
這時候的劉邦是很沮喪的,對於劉邦來說要打敗項羽真的是太難瞭。
就是在這個時候,張良告訴劉邦,若是你想打敗項羽,隻要聯合三個人就可以瞭。
一個是韓信,一個是彭越,另一個是英佈。

韓信是劉邦的部下,爭取他是沒問題的,彭越是劉邦的合作夥伴,也沒問題。唯獨這個英佈,因為英佈是項羽的大將。
但是,劉邦還是采用瞭張良的計策,策反瞭英佈。
最終項羽就是在韓信、英佈和彭越的聯合下,被打敗的。
所以,張良的建議都是戰略層面上的,他看的很遠,隻要劉邦按照他的戰略來,就不會出錯。
我們再看陳平,陳平在楚漢爭霸中,為劉邦建立的最大功勞,就是用反間計離間瞭項羽和范增之間的關系。

項羽懷疑范增,范增氣憤之下,離開瞭項羽。項羽就像沒頭的蒼蠅一般,被劉邦南北戰場來回調著打,項羽沒有瞭范增,真的是吃盡瞭苦頭。
最終項羽就是在失去范增後,很快敗下陣來的。
我們說張良和陳平的這兩個事。就是為瞭說明,他們一個是戰略性的人才,一個是戰術型人才。所以他們兩個的功勞是不太好比的。
但是,張良的功勞,肯定是 比陳平大的。因為張良加入劉邦比較早,還救過劉邦的命。所以,這一點陳平沒法給他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