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真的是咎由自取嗎?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戚夫人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漢高祖劉邦,早年混跡於沛縣,不務正業一事無成,盡管當上泗水亭長,卻窮的叮當響,工資不夠花,更別提有存款瞭,吃飯喝酒經常賒賬,三十多歲連媳婦都沒有,就算放到現在也是大齡光棍。不得不說,劉邦運氣不錯,通過蹭吃蹭喝與呂公相識,呂公學過一些相面之術,認為劉邦非池中物,前途不可限量,把年輕貌美的女兒呂雉許配給劉邦,並給他豐厚嫁妝。

呂雉比劉邦小十幾歲,名副其實的大傢閨秀,如果古代允許自由戀愛,她絕不會看上劉邦,可惜婚姻大事由不得她做主,盡管萬般無奈,最後還是聽從父親安排與劉邦拜堂成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呂雉婚後相夫教子,劉邦的事業主見起色,先是成為一方諸侯,後來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實現瞭草根逆襲,當上瞭皇帝。
作為結發妻,呂雉被冊封為皇後,兒子劉盈被立為太子,看起來非常幸福,其實呂雉心裡的苦,旁觀者無法體會。盡管呂雉貴為皇後,但他畢竟也是個女人,渴望得到丈夫的關心和疼愛,而劉邦是皇帝,後宮佳麗如雲,見異思遷無可厚非。呂後年老色衰,自然沒有那些妃子漂亮,逐漸失寵瞭,劉邦都不願意多看她一眼。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劉邦的無情讓呂後傷透瞭心。在劉邦寵愛的妃子當中,戚夫人(又被稱為戚姬),她不僅臉蛋長得好看,身材也是百裡挑一,能歌善舞,深得劉邦歡心,跟人老珠黃的呂後相比,戚夫人甩她幾條街。更讓劉邦高興的是,戚夫人為他生的兒子劉如意,性格活潑聰明可愛,劉邦一直想改立他為太子,因大臣勸阻未能實現。
戚夫人的一切,都是劉邦給的。公元前195年,劉邦走到人生終點,這也標志著戚夫人失去唯一的靠山,劉邦病重卻不糊塗,非常擔心戚夫人和兒子劉如意的安危,感嘆道:“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諸兒皆自足立,哀此兒猶小也。”果不其然,劉邦死後,呂後就開始動手,以及其殘忍的手段,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而且毒死瞭劉如意。戚夫人的悲慘結局,是她咎由自取,還是怪呂後太心狠手辣呢?

東漢哲學傢王充曾說:“觀戚夫人者,莫不傷心。人傷,天意悲矣。”字裡行間充滿對戚夫人的同情,後世人大多都為她感到悲傷,認為呂雉太狠毒,即使要殺掉戚夫人,也不需要如此殘忍,砍頭、下毒都可以。但是,也有人覺得,呂後的方法雖然不可取,卻也可以理解,誰讓戚夫人慫恿劉邦廢太子,假如劉如意真的當上太子,並在劉邦死後繼承皇位,呂後的下場不言而喻。
對於呂後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之事,清代文學傢趙翼的評價比較客觀,他說道:“蓋嫉妒者,婦人之常情也。然其所最妒,亦隻戚夫人母子。”爭風吃醋乃人之常情,呂後因愛而產生嫉妒之心,她沒有殺別的妃子,唯獨不放過戚夫人,絕非嫉妒那麼簡單,而是因為戚夫人想要的太多,觸碰瞭呂後的底線。
兩千多年過去瞭,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確讓人憐憫,但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不可主觀臆斷,要結合當時的客觀事實進行分析,更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戚夫人像薄姬(漢文帝的母親)一樣不爭寵,不費盡心思勸劉邦改立太子,或許呂後會放過她,至少不會痛下殺手。假設你是呂後,會怎樣對待戚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