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孝哲毅皇後清朝的悲情皇後,因皇帝駕崩而無奈早逝

孝哲毅皇後清朝的悲情皇後,因皇帝駕崩而無奈早逝

時間:2019-06-15 17:10:5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清朝的悲情皇後,19歲被欽點為後僅22歲因皇帝駕崩而無奈早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封建社會,政治鬥爭充斥著陰險與血腥,勝利者的形象大都是腳踏著失敗者的屍骨,手握著象征性權力的骷髏法杖,面帶陰鷙冷笑地坐在皇權寶座之上。這樣的勝利者,雖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諷刺的是,這類人物生活的狀態往往是疑神疑鬼,擔驚受怕,並且是極其孤獨的。正所謂:如魚得水,冷暖自知。

同治十三年,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駕崩,圍繞著皇權的一系列明爭暗鬥又一次在晚清動蕩的政局上演。關於這次權力鬥爭的勝利者,相信大傢都知道,那就是慈禧太後——一位真正做到凌駕於皇權之上的女人。而慈禧太後作為勝利者,其形象正如本文開篇所描述的那樣,腳踏屍骨手握權杖。而本文的女主就是其中一位被慈禧老太太踩在腳下的屍骨,她就是同治皇帝的皇後——孝哲毅皇後阿魯特氏。

阿魯特氏這個姓氏在大清王朝似乎並不顯赫,為何她能成為皇後?我們還是先從出身說起。

一、身出名門的大傢閨秀

阿魯特氏是一個蒙古姓氏,隸屬於蒙古正藍旗,這支人在大清王朝地位驟始於阿魯特-賽尚阿。咸豐皇帝上位伊始,發出的第一份人事安排令就是罷黜道光朝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並且永不敘用。這份命令無疑是對穆彰阿政治生涯的全盤否定以及判處瞭他政治生命死刑,而接替穆彰阿的就是這位賽尚阿。咸豐元年,賽尚阿官至文華殿大學士,這乃是當時文官實際上的最高官銜,任命為首席軍機大臣,地位之顯赫不必多說。可惜,好景不長,沒多久賽尚阿就下臺瞭。

咸豐三年,南方太平天國反政府運動正值如火如荼,大清半壁江山不保,政權搖搖欲墜。迫於前方戰事吃緊,形勢之危急,咸豐皇帝派遣重臣賽尚阿為欽差大臣,前去前線總領戰局。

圖2 戰鬥中的太平軍

不料,文人出身的賽尚阿並不會帶兵打仗,更不懂什麼戰略戰術,雖然局部戰爭小有勝利,但是最終還是被“烏合之眾”的太平軍打得是屁滾尿流,前線戰事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吃緊。這種情況下,咸豐皇帝能輕饒瞭賽尚阿嗎?直接被摘瞭頂戴,要不是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賽尚阿都有可能被充軍發配,他的三個兒子也受老爹牽連,都被暫時免職。

雖說賽尚阿這次倒臺,但是阿魯特傢族並沒有因此落寞,畢竟是“宰相”門第,而且賽尚阿之子成為瞭大清歷史上的唯一一人,怎麼個唯一呢?他就是大清王朝史上140多個狀元郎,唯一一位旗人狀元——阿魯特-崇綺,由此可以看出,賽尚阿平時對於子女的教育是十分重視的。而這位崇綺就是孝哲毅皇後的父親。良好的傢風以及從小便耳濡目染傳統文化,最終塑造瞭這位大傢閨秀阿魯特氏。

二、被皇帝欽點為正宮皇後

同治十一年,年紀已經17歲的同治皇帝要準備成傢親政瞭。皇帝找媳婦,那絕對是國傢級大事,流程程序十分繁瑣。凡從旗人傢中閨秀都得參加選秀,再經過層層遴選,最後才能夠有資格站在大殿之下等著皇帝欽點,19歲的阿魯特氏就是這“晉級總決賽”大傢閨秀之一。

就在這“總決賽”選擇“總冠軍”的時候,兩宮太後意見出現分歧,慈禧太後力挺年紀較小的富察氏,認為這個小姑娘活潑可愛,有自己年輕時的幾分模樣,甚是喜歡。然而,慈安太後認為阿魯特氏端莊賢淑,落落大方,更具有母儀天下之氣質,換句話說也和自己比較像。

別小看瞭這次分歧,從兩宮太後的選人意見不同可以看出,兩位太後絕對是兩種性格之人,並且都各自認為自己所選才是大清王朝皇後的最佳人選。

這其實這是一種博弈,博弈的主動一方是慈禧太後,她想要博倒慈安太後主要是為瞭證明,要不是你的出身優於我,咸豐皇帝皇後的位子就應該是我的。慈安太後雖然對於國傢政事不大“感冒”,但她秉承著祖宗制度和那個時代對於女性的整體認知,知道什麼樣的女子,才應該是大清皇後的最佳人選,而阿魯特氏自然就是慈安太後心目中的最佳人選瞭。除此之外,這阿魯特氏和慈安太後還有親戚關系,阿魯特氏的母親是慈安太後的表姐,慈安太後向著阿魯特氏也就不足為奇瞭。

既然兩宮太後意見不統一,那就皇帝自己選,結果同治皇帝選瞭阿魯特氏,將那柄象征皇後的金如意交給瞭阿魯特氏。在這看似“公平”的兩宮太後博弈之中,顯然慈安太後勝利瞭,慈禧太後能爽嗎?其實,同治皇帝選擇阿魯特氏很正常,因為阿魯特氏當時是19歲,長同治皇帝兩歲,長相咱沒見過照片不敢說,但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她氣質上絕對是群芳之首。而且19歲正是女子最佳年華,而富察氏當時才十三四歲,還是個沒長大的小女孩,從生理角度來說,同治皇帝的選擇沒毛病。但是,正所謂“選者本無心,看者卻有意”,對於阿魯特氏來說,這登級人生之巔之時,也是她悲慘命運之始,可惜此時的阿魯特氏還渾然不知。

圖5 同治皇帝的婚禮

三、被惡婆婆慈禧太後記恨

敗興而歸的慈禧太後自然心生記恨,她不敢把慈安太後怎麼樣,這股惡氣就得撒在兒媳婦阿魯特氏身上。像很多“中國式”惡婆婆一樣,經常出來挑撥兒子和兒媳之間的感情,慈禧太後經常阻止皇帝兒子與皇後之間有夫妻生活,總之阿魯特氏進宮之後生活並不如意。

從小養尊處優,如今又活在母親陰影之下的同治皇帝,生活對他來說,似乎失去瞭目標。於是他開始胡作非為,竟然跟著堂兄載澄跑出皇宮去尋花問柳。一來二去,原本身板就不太結實的同治皇帝,再經過這頓折騰,親政不足一年就翹瞭辮子。而且,同治皇帝很可能是染上瞭花柳病而不治身亡。

四、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同治是一死瞭之,可是苦瞭他那些年輕的遺孀們瞭,首當其沖的必然是皇後阿魯特氏。

同治皇帝死的時候,有種說法指阿魯特氏已有身孕,但是大清皇位不可能給一個未出世的孩子留著,所以關於皇位繼承,當時宮廷出現瞭一段討論。最後,還是以慈禧太後的套路收場,醇親王奕譞的長子載湉以文宗咸豐皇帝過繼子身份,繼承瞭穆宗同治皇帝的皇位,即光緒皇帝。其結果就是,兩宮太後還是皇太後,可以繼續垂簾聽政掌握實權。

那麼最尷尬的就是阿魯特氏瞭,此時的她是個什麼身份呢?隻要阿魯特氏存在,她就是慈禧太後的隱形政敵,而且此時阿魯特氏若已經懷孕,要是生下來一個阿哥怎麼辦?要是節外生枝,阿魯特氏的兒子繼承同治皇帝的皇位,載湉再回去當他的醇親王世子嗎?那慈禧的日子可就不好過嘍。經歷無數宮廷鬥爭的慈禧太後,絕對不會讓這一切發生。

在二次垂簾之後,慈禧太後就開始逼迫阿魯特氏,目的就是將其逼上絕路。慈禧太後對待這位兒媳婦是百般凌辱與刁難,可想而知,此時阿魯特氏的生活境地。迫於無奈的阿魯特氏寫信給自己的父親崇綺求救,年輕的阿魯特氏哀求父親將自己接回傢,自己不想當這大清皇後瞭。但是,身居朝廷之中的崇綺知道,自己是根本不可能,也更不敢救自己的女兒。在給女兒的回信中,崇綺隻寫瞭一個“死”字,不難想象崇綺作為一名父親此時的無奈與悲痛。

就這樣,走投無路的阿魯特氏,在同治皇帝去世70多天之後,也跟著她的夫君去瞭,那一年她隻有22歲,謚號孝哲毅皇後。

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阿魯特氏被迫草草地瞭斷瞭一生,真正是大清王朝命運最悲慘的皇後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