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載淳他的一生都是在拯救晚清?原因是什麼
清朝的最後一位攝政王載淳,他的一生都是在拯救晚清。下面小編為大傢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載淳他有著非常顯著的身份,他的父親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孩子奕譞。他的身份要用現代話來說是個“官二代”瞭吧。他跟別人相比可謂是贏在瞭起跑線上。
要說載淳真正在晚清站穩腳跟的話,那要從1901年載淳奉命去柏林跟德國皇帝道歉。這件事要是處理不好的話,載淳他可就在晚清的人面前就成瞭“賣國賊”當時的晚清是怎麼樣的情況,想必大傢都知道,小編就不在這裡多說瞭。載淳本來就是去跟德國皇帝道歉的,他說話、做事態度不好的話,就惹得德國皇帝不高興。他要是不顧大清的臉面在德國的皇帝面前低三下四的這就惹得大清人不樂意瞭。這份差事可真的是不好幹吶。
到達柏林後的載淳立馬去見瞭德國皇帝。而德國的皇帝也不是好說話的,處處刁難當時隻有十八歲的載淳。載淳在德國皇帝面前表現的非常有傢教不卑不亢,讓德國皇帝挑不出一點的毛病來。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是:德國的皇帝本來是想借這件事來侮辱大清時期的中國的,看到載淳這樣的辦事態度就放棄瞭他的想法,並且對載淳稱贊有加。回到清朝時期的中國的時候,載淳還婉拒瞭朝中官員高待遇迎接儀式。載淳這種節儉的作風得到瞭國際的贊賞。回到朝以後的載淳,還為清朝皇帝做瞭不少的好事。
在1907年的時候,年僅24歲的載淳被封為軍機大臣。1908年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去世以後。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登上皇位,成為瞭大清表面的統治者。載淳登上瞭監國一職,監國就相當於攝政王,載淳他成瞭大清的實際統治者瞭。載淳監國的時候大清有著很大的內部矛盾,朝中官員拉黨結私,這種現象對於大清來說是極為不利的,所以載淳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擊這種現象,載淳他罷黜瞭朝中的權臣。通過這件事,25歲的攝政王載淳在朝中樹立瞭威望,可以說是清朝一大部分政權都掌握在載淳的手裡,在不久後載淳完全掌握瞭清朝的政權以後,他堅持立憲國策,他還多次強調說:“要想皇室強大起來,就必須把兵權集中起來;要想國傢繁榮富強,就必須重視武器裝備。”直到今天很多的史學傢認為載淳的這種做法是對的。
載淳還遇到瞭他一生中最大的對手,他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袁世凱。袁世凱他手中握著清朝的一大部分兵權,他在朝中有著慶親王奕勖,這個強大的後臺。載淳剛當上攝政王時沒有察覺到袁世凱的野心,等他察覺到瞭以後,一切都晚瞭。等到載淳想除掉袁世凱這個禍害時,朝中的大臣張之洞奉勸載淳說:“要是除掉袁世凱的話,恐怕就引起軍中大亂”,載淳放棄就放棄瞭除掉袁世凱的想法。最後載淳被袁世凱所逼迫辭去瞭監國攝政王的職務。徹底地退出瞭晚清的政治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