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蜀道難到底是什麼樣的 揭秘古人入四川究竟有多難
古人入四川究竟有多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蜀道指由長安通往川蜀的道路,要經過秦嶺和大巴山,這裡山高谷深,道路崎嶇蜿蜒,很難通行,我們經常提到的蜀道主要是指關中地區通往漢中的通道,這裡面包括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儻駱道,另外還有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倉道等。

接下來羽評郡主就挑幾個道路說明下,從中就能感受到當年蜀道難,究竟難在哪裡?巴蜀地區的主體四川盆地,天府之國,北有大巴山、南有大涼山、東有武陵山、西有龍門山,現如今通往蜀地也算是方便,早在1937年時川陜公路就已經開通,但是在這條公路之前,人們想到抵達蜀地,怕是隻有3條道路可行。
其一是金牛道
金牛道也就是“劍門蜀道”,直接扼守進入蜀地的咽喉,雄踞川陜要道,最主要的是地勢險峻,更是中國古代兵傢必爭之地,劍門關在戰國時期就有,秦惠王想要入侵蜀地,但是沒有道路可行,就用計騙蜀王,蜀王派人開山劈道,接收瞭秦惠王送來的5金牛5美女,這才打開蜀道,也稱劍門蜀道。

古人雲:“要得蜀地,必下劍門關”,劍門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優勢,三國時期的薑維就用3萬人在此抵擋瞭鐘會的10萬大軍,長時間的對峙,雙方僵持不下。我們也曾學過李白的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雖說有誇張手法,但是確實難!

劍門棧道
其二是陰平道
陰平古道險要崎嶇,一般很少有軍隊前往通行,大多都是當地農民會通過,如有大型戰爭也會借用此道,陰平道有一處險要,即摩天嶺,摩天嶺西北坡度較緩,但是南邊就是峭壁懸崖,根本無路可行,三國時期,鐘會伐蜀,因為蜀軍據守劍閣,鐘會進退兩難,糧草補給不足,切確的說是糧草運輸困難,鄧艾最後偷渡陰平,走瞭數百裡的陰平小道最後才到達蜀地。

鄧艾偷渡陰平,其實都是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他們隻要進瞭陰平道就沒有退路,陰平古道數百裡人煙荒蕪,山高險峻,運糧不易,稍有不慎,滾落谷地,如果途中被敵軍發現,可謂是全軍覆沒。
其三是米倉道
米倉道的成名主要是因為有米倉山,他們要從這裡到達蜀地,比偷渡陰平還要艱難,需翻山越嶺,跨過米倉山,不有首歌就唱出瞭米倉道的道途艱險,說馬幫走不完的米倉道,道路彎彎,水跳石蹬,在米倉道行走整個心跳都加速,在這裡行軍打仗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如今正因蜀道之難,蜀道申遺在2011年就開始,最後成功推薦瞭4條古道,其中金牛道文化遺產點33處,米倉道文化遺產點19處,陰平道5處,荔枝道1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