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巴蜀為什麼改為四川呢 是在哪一年改名字的
時間:2019-06-15 20:41:2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古代巴蜀為什麼改為四川瞭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在人類歷史前期的上古時期,我國分為九州,當時四川盆地和周邊地區叫做梁州。當時在這裡居住著很多民族,其中位於東部的巴人和位於西部的蜀人的數量最多。巴的意思是捕魚者,或者是以魚作為主食的人。巴作為一個部落,一開始他們在四川盆地的東部、北部地區活動,包括秦嶺山脈、鄂西和洞庭湖地區。

蜀的本來意思是高原上的人。蜀族原來屬於羌族的一個分支,在岷江上遊的冊木峽谷中活動,以狩獵和墾殖謀生。後來,他們的活動范圍順著岷江而下,到瞭成都平原地區。到夏商周時期,也就是大約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到公元前221年,蜀族部落發展成瞭一個方國,蜀作為他們的部落名稱以及方國的名稱,被固定瞭下來。

巴和蜀兩個部落在長期的演變進程中構成瞭一個以地緣、血緣和文化傳統作為紐帶的人文群體,他們居住的地方,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之後以巴蜀作為他們所在地域的稱號。四川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宋朝。在宋真宗咸平4年,也就是公元1001年,宋朝對地方的行政區劃進行瞭新調整,把巴蜀之地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等四個,治理的地方分別在現在的成都市、三臺、漢中和奉節,總的稱呼為川陜四路,簡稱為四川路,這就是四川這個名詞得名的初始。

後來在宋徽宗大觀3年,也就是公元1109年的詔書中正式地用四川這個名詞,也就是四川作為行政區劃名稱的正式開始。之後,巴蜀就改名叫四川瞭。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