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秦惠文王是怎麼帶領秦國東征天下的?秦惠文王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秦惠文王是怎麼帶領秦國東征天下的?秦惠文王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時間:2019-06-17 12:53:5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在歷史長河中,秦惠文王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很出名瞭,那麼大傢知道秦惠文王東征天下這個故事嗎?

秦孝公嬴渠梁崩逝後,其子嬴駟繼位,是為秦惠文王。“惠文”是他的謚號,王則是他在位期間爭來的。當時之世,七雄並起,除楚國外,最早稱王的是魏國的魏惠王(前344年),其後是齊國的齊威王(334年),接著就是秦惠文王瞭(前325年)。此後,韓、趙、燕、中山相繼稱王,周王室連名義上的天下共主都不復存在瞭。

圖 《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繼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車裂商鞅。商鞅雖死,但商鞅之法卻被完整保留瞭下來。秦國在商鞅創建的這套制度上,開始走上強國之路。終惠文王一世,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將秦國帶到瞭七雄中軍事實力最強的位置,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東扼函谷,西並巴蜀

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起用魏陰晉人公孫衍為大良造。第二年,魏國就很無奈地把陰晉(今陜西華陰東)送給瞭秦國,作為魏晉修好的禮物。

不過,秦國顯然並不想因此就罷休。同年便又派公孫衍大舉攻魏,奪取瞭魏國雕陰(今陜西甘泉南),俘虜魏將龍賈,斬首八萬。

這一戰,魏國西線被打穿,防守上郡、西河郡的主力部隊全被殲滅,遭遇瞭三晉抗秦戰鬥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戰國策·燕策二》)

第二年,魏國就被迫把河西地割讓給瞭秦國。

同時,秦國還派名將樗裡疾率軍攻取瞭黃河以東的曲沃和焦(都在今河北三門峽以西)。接著又攻取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和皮氏(今山西河津東),不得已,魏國又把上郡十五縣(包括少梁)全部割讓給瞭秦國。

這一切,讓秦國在面對六國時取得瞭一種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從此,秦國便可以憑借陜西、山西交界處的這條狹長地帶(一面是水流湍急的黃河,一面是難以行軍的大山),進則東出爭天下,退則安然守雄關。在以後的戰鬥中即便一時吃瞭大虧,退回函谷關內便萬事大吉瞭,容錯率極高。

惠文王為秦國立下的另一大功績是吞並巴蜀。巴蜀之地,天下糧倉,當時還被諸侯視為蠻荒之地。

大約是在“五國伐秦”失敗之後,秦國君臣開始坐下來討論將來的工作重點。當時有兩種不同意見:張儀主張應該進攻韓國的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據九鼎,索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司馬錯反對,他認為攻韓劫天子白白招致罵名,卻得不到實利。不如先去攻滅西南“戎狄之長”的蜀國,“取其地足以廣國”、“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而且吧,諸侯輕視巴蜀,應該不會有太大反應。惠文王一聽,馬上批準瞭司馬錯的意見。

公元前316年,司馬錯、都尉墨等人從漢中經牛道伐蜀,蜀國滅亡。接著,司馬錯又進一步攻滅瞭巴國和苴國。公元前312年,秦將魏章又攻取漢中六百裡地。

從此,秦國關中平原和巴蜀連成一片,不僅解除瞭楚國對秦國本土的直接威脅,而且基本解決瞭糧草不足的難題,極大地提高瞭秦國的國力。

縱橫傢張儀,將星樗裡疾

惠文王的時代,也是秦國牛人輩出的時代。其中佼佼者,張儀主外交,樗裡疾主軍事,兩人軟硬結合,縱橫捭闔,天下難敵。

圖 張儀

張儀是魏國人。他的最大對手是曾經幫助秦國收取瞭河西之地的公孫衍(公孫衍在張儀入秦後便離開瞭秦國)。張儀主張“連橫”,公孫衍主張“合縱”。所謂連橫,是指“事一強以攻眾弱”。所謂合縱,則是“合眾弱以攻一強”。目的都是通過抱團提高自身實力,隻是策略不同。

張儀和公孫衍的連橫合縱,基本上是交替進行的。公元前322年,秦攻取魏國的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後,魏國不得不采用張儀“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楚”(連橫)的策略,用張儀為魏相,對齊國發起進攻。誰知被齊國名將匡章打得大敗。於是,連橫計劃破產。

魏國趕走張儀,起用公孫衍為相。公孫衍聯合楚、趙、韓、燕,促成“五國攻秦”,兵峰一度抵達函谷關外。不過,五國雖然以楚為縱長,但實際上出兵與秦交戰的隻有魏、趙、韓,結果被秦國擊敗,合縱計劃也破產瞭。

圖 公孫衍

張儀和公孫衍的連橫合縱計劃雖然相繼失敗,但兩人的聲勢可謂傾動天下,當時人就曾說: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篇》)

秦國在張儀這樣出色的外交傢、謀略傢的輔助下,在外交上可謂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同時,秦國還擁有樗裡疾,這顆將星的光芒就算是放到秦始皇時代,也絲毫不遜色。

樗裡疾是惠文王的異母弟,號稱“智囊”,是出色的外交傢和軍事傢。在“五國伐秦”中,是他率軍擊敗瞭三晉聯軍。接著又在第二年,取得修魚之戰的勝利,斬首八萬二千。

公元前315年,樗裡疾又擊敗韓國於岸門,“斬首萬,其將犀首(公孫衍)走”,迫使韓國不得不向秦國屈服,把太子倉送到秦國當瞭人質。前313年,樗裡疾又攻趙國,俘虜瞭趙將趙豹,奪取瞭藺邑(今山西離石西)。第二年,又協助魏章攻楚,在丹陽擊敗楚將屈匄,奪取漢中。樗裡疾因功受封為嚴君。前311年,樗裡疾又敗齊國於濮上,包圍瞭衛國,這時候惠文王去世瞭。

秦惠文王在位26年,這期間,他重用張儀、樗裡疾等賢才,外交軍事兩手抓兩手都硬。不僅東出函谷,西並巴蜀,還向南攻下瞭商於之地,遏制瞭楚國;向北又擊敗義渠,取二十五城。連翻擊敗魏、齊、楚等當世大國,將秦國從一個隻能“霸西戎”的區域性強國帶到瞭戰國一流強國的位置,惠文王不愧為一代雄主。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