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佈為何會敗給曹操?呂佈敗亡的原因有哪些?
呂佈為何會敗給曹操?呂佈敗亡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呂佈是漢末三國時期人,呂佈是三國第一勇將。歷史上呂佈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佈,馬中赤兔”之說。建安三年,呂佈被曹操打敗,與陳宮、高順都被處以絞刑,首級被送到許都集市示眾。

呂佈因其勇武被並州刺史丁原任為騎都尉,後屯於河內,任其為主簿,大見親待。漢靈帝死後,丁原進京與大將軍何進密謀誅殺宦官,並為執金吾。董卓入京之後,誘呂佈殺丁原,並任他為騎都尉,非常信任、喜愛他,不久再任他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關東軍起兵討董時,呂佈亦曾參戰,卻與將領胡軫不和而被孫堅所敗,最後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
董卓自知自己兇暴,為人所惡,所以時常要呂佈作自己的侍衛及守中閣;不過,董卓性格又十分猜疑,曾因小許失意而向呂佈擲出手戟,又呂佈與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發覺,所以心中十分不安。當時,王允、士孫瑞、楊瓚等密謀暗殺董卓,於是拉攏呂佈,呂佈答應,成功刺殺董卓,任職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
董卓死後兩個月,其舊部屬李傕和郭汜等本想解散部隊,歸隱田野,途中遇賈詡獻計,召集舊部,攻入京城,呂佈戰敗,於是倉皇出逃。呂佈先投靠袁術,但因袁術不滿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絕,於是呂佈改投袁紹。在袁紹處,呂佈與他聯手大破黑山軍,但呂佈又恃著功勞,向袁紹請兵,袁紹不應許,呂佈將士又多暴橫,所以呂佈又被袁紹趕走。之後呂佈投靠瞭張楊。

張邈受陳宮之言,決定請呂佈入主本為曹操所有的兗州,當時曹操東征徐州陶謙,聽到消息後立即回師,與呂佈數次征戰,最終,呂佈不敵,東投劉備,劉備讓他屯兵小沛。後劉備與袁術相爭,呂佈乘機奪取瞭徐州,自稱徐州牧。劉備隻好投於呂佈,呂佈反讓他屯兵小沛。
後袁術攻打劉備,呂佈為免袁術北連泰山寇,圍堵自己,於是出面相助,以轅門射戟解決事件,袁術麾下大將紀靈大贊“將軍天威也”。而後,在陳圭挑釁下,呂佈與袁術終斷盟好,改與曹操短暫議和,袁術卻讓陳圭之子陳登成功與曹操連絡,作為曹操內應以討伐呂佈。而因呂佈與袁術終斷盟好,袁術於是發兵攻打徐州,陳圭以反間計令呂佈大敗袁術軍。雖然如此,劉備在小沛再次聚集瞭萬人,呂佈感到十分討厭,於是再連絡袁術,出兵攻打劉備,劉備隻好西投曹操,決定聯手對付呂佈。
東漢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攻打呂佈的根據地下邳,因呂佈有勇無謀而多猜忌,不用陳宮建議,諸將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戰多敗。曹操圍攻三個月,決水圍城,呂佈軍中上下離心,其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反叛,縛瞭陳宮投降,呂佈在白門樓見敵軍攻急,大勢已去,於是令左右將他的首級交給曹操,左右不忍,便於十二月癸酉(198年2月7日)下城投降。
呂佈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綁,曹操笑說:“捆綁老虎不得不緊。”呂佈又說:“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瞭。”曹操頗為心動,但劉備在一旁說:“明公(曹操)您看見呂佈是如何侍奉丁建陽(丁原字建陽)董太師(董卓)的嗎!”呂佈死前說:“大耳兒最叵信者。”(大耳兒劉備最不能相信)最後呂佈被縊殺,然後梟首。其部屬陳宮、高順亦拒降被處死,張遼則領兵向曹操投降。

在被曹操打敗之前,呂佈據有徐州,部下文有陳宮,武有高順,雖稱不上兵強馬壯,但也算是一方諸侯,後來為何會被曹操打敗瞭呢?
1、不用陳宮之謀,卻聽夫人之言
陳宮,字公臺,東郡武陽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軍時戰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後來因為曹操殺邊讓等名士,陳宮與曹操反目,遊說陳留太守張邈背叛曹操,迎接呂佈入主兗州,從此成為呂佈的首席謀士。呂佈被曹操趕出兗州,陳宮又幫助呂佈趕走劉備,占據徐州。曹操進駐彭城,準備攻打呂佈。陳宮建議呂佈說:“應當迎擊他們,以逸待勞,無往而不勝!”呂佈不聽,說:“不如等待他們自己前來,我把他們趕到泗水中淹死。”十月,曹操在彭城屠城,廣陵郡太守陳登也反叛呂佈,率領廣陵郡郡兵作為曹操的先鋒,進抵下邳。呂佈屢次親自率軍與曹操交戰,全都大敗,隻好退守城池,不敢出戰。
此時,陳宮又為呂佈出謀劃策,認為曹操遠道而來,其勢必不能持久。所以,陳宮建議呂佈不要龜縮在城內,應該親自領兵駐紮在城外,陳宮則率領其餘士兵固守城池,成互為犄角之勢。如果曹操出兵攻打呂佈,陳宮就率兵從背後攻打曹操軍;如果曹操攻打徐州城,呂佈就從外面救援。如此用不瞭一個月,曹操軍必定精疲力竭,無功而返。陳宮的這個謀劃,確實是耗死曹操的上策,呂佈起初也贊同陳宮的謀劃。但回去之後,呂佈的妻子卻反對說:“以前曹操待陳宮那麼好,陳宮仍然拋棄曹操投靠我們。現在將軍對待陳宮的好處並未超過曹操,卻打算丟下全城和妻子兒女孤軍遠出嗎?一旦發生變故,我難道還能成為將軍的妻子嗎?”聽瞭妻子的這一番話,呂佈最終否決瞭之前陳宮的謀劃。正因為此,陳宮被曹操抓捕後,才會指著呂佈嘆息說:“此人不采納我的意見,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如果聽我的話,結果很難預料。”

2、不聽高順忠言勸諫,自取其辱
高順不僅英勇善戰,而且為人清白有威嚴,沉默少言,從不飲酒,也從不接受饋贈賄賂。在呂佈的部下中,高順對呂佈是最忠誠的。建安元年,郝萌叛變,乘夜進攻呂佈。呂佈驚慌失措,衣冠不整地逃到高順營中。高順立即率軍入府討伐郝萌,郝萌戰敗逃走,被部將曹性斬殺。高順旗下有個由七百多精兵的陷陣營,號令嚴明,“每戰必克”,戰鬥力十分強悍。後來呂佈奪去瞭陷陣營,高順也沒有任何怨言。高順對呂佈忠心耿耿,但呂佈卻不能信任高順,高順的忠言,呂佈也極少能聽得進去。泰山臧霸襲擊瑯邪國相蕭建,攻陷莒縣,得到蕭建的輜重。臧霸曾答應送給呂佈一部分,但沒有送到,呂佈準備親自前去索取。
高順勸阻說:“將軍威名遠揚,遠近畏懼,想要什麼會要不到,何必自己去索取財物!萬一不成,豈不有損威名嗎!”呂佈不聽。呂佈有失身份,親自到莒縣向臧霸索要輜重,果然自取其辱。臧霸等不知呂佈的來意,堅守城池,抵禦呂佈,呂佈隻好空手而歸。呂佈性情不穩,反復無常,高順經常勸他說:“將軍行動,不肯多加思考,失利後,總以失誤為借口,但失誤怎麼可一再發生呢?”呂佈知道高順忠於自己,卻始終沒有采納他的意見,終於被曹操打敗,想再為失敗找借口也沒有機會瞭。

3、缺乏謀略,被部下出賣
由於呂佈既不能聽取陳宮的謀劃,又不能聽取高順的忠言勸諫,故而他的部下大多對他沒有信心,心懷不滿。陳珪、陳登父子暗中曹操,背叛呂佈,或許有政見上的不同,我們暫且不提。在曹操攻打呂佈時,呂佈曾發佈令禁酒,不允許任何人在戰爭期間飲酒。呂佈部將侯成丟失瞭一匹好馬,不久又找回來,將領們聯合送禮給侯成,向他道賀。侯成設宴招待諸將,並先分一份酒肉獻給呂佈。呂佈發怒說:“我下令禁酒,而你們卻違令聚在一起飲酒,是打算借飲酒來共同算計我嗎?”侯成聞言又氣又怕,便暗中謀劃背叛呂佈。十二月,侯成與宋憲、魏續等將領共同捉住陳宮、高順,率領部眾歸降曹操。呂佈失去左膀右臂,隻好率領親兵退到白門樓。曹操軍四面緊逼,呂佈拿出西楚霸王項羽的氣概,命令親兵砍下他的人頭去投降曹操,親兵們不忍下手,呂佈於是下樓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