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歷史歷代都是設有太子之位的 為何唯獨清朝沒有呢

歷史歷代都是設有太子之位的 為何唯獨清朝沒有呢

時間:2019-06-18 18:28:2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清朝為何不設立太子之外,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古語雲:傢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說的就是無論是一個傢庭還是一個國傢都應該有其領導者。而作為古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皇帝,自然是權禦天下。但是,就算是再偉大的皇帝,也會有離開人世的那一天,所以皇帝一般都會在生前選擇一個兒子來作為他的繼承者,從而將這個朝代延續下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太子。可是太子這個位子,到瞭清朝突然就沒有瞭,除瞭康熙年間曾封過而二哥胤礽以外,清朝其他的是皇帝根本就不設太子,這是為何?

首先,康熙皇帝立太子不過是危急時刻的迫於無奈。眾所周知,康熙一生武功卓越,先後平定瞭三藩、臺灣、準葛爾丹等分裂清朝統一的勢力。雖說結果都是成功的,但是論過程的話,那卻是十分的驚險的。就拿三藩之亂來說,華南和西南本身就是清朝勢力薄弱的地方,為瞭對這些地方進行有效的統治,清朝無奈的選擇瞭讓吳三桂等人進行鎮守,而吳三桂、耿精忠等人占山為王,成瞭名副其實的土皇帝。三藩叛亂之後,一時之間全國十個省遙相呼應,南方各省就不說瞭,連陜甘地區都開始響應吳三桂。一時之間清朝朝野震動,很多滿清權貴都準備跑路回東北老傢瞭。面對如此危機的時刻,康熙自然是要設一個儲君,萬一吳三桂打過來,自己也有個保險。

其次,清朝屬於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皇位的新的繼承者是由王公大臣共同商量決定的。當初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被祖大壽的紅衣大炮所傷,後來因傷病逝,而其繼承人卻沒說明。後來經過滿清各派勢力的鬥爭之後,才讓皇太極登基。而皇太極死後,本來年幼的福臨壓根是沒有機會當皇帝的,但是因為多爾袞和豪格爭得你死我活,最後隻能選一個孩子當做傀儡,這不過是兩方為分出勝負之後的一種妥協。

最後,對於清朝這些皇帝來說,其繼承皇位大致分為這三種形式。首先是像皇太極、順治、康熙這三個是由王公大臣所決定的,其本身本來就不具備爭奪皇位的能力。第二種就是秘儲制度下繼承皇位的,這就是雍正以後的幾個皇帝瞭,因為雍正本身就是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參與者,所以為瞭防止這種現象的再度出現,他才在正大光明匾後面將儲君的名字藏起來,每位皇子理論上都有機會,就和抓獎一樣。最後一個就是像同治皇帝一樣,本身就他一個,他不當皇帝誰當,而他之後又沒後代,所以清朝的光緒和宣統又成瞭第一種形式下繼承皇位的皇帝。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