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九大傢族”哪個傢族下場最好?這個傢族出過20位丞相!
漢末三國“九大傢族”哪個傢族下場最好?這個傢族出過20位丞相!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中國歷史上三國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在漢末三國時期除瞭個人的並起外,還有傢族的並起,今天我們就說說漢末三國“九大傢族”,唯獨這一傢族下場最好,後世出瞭20幾位丞相。
首先我們說說漢末時的傢族。

一、汝南袁氏
袁傢是毫無爭議的漢末三國第一士族。東漢前期,袁傢始祖袁安就已經官至三公。從袁安開始,連續四代,袁傢都有人官至三公,官至九卿、太守的就更多瞭。袁傢“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當時的士人,都非常願意效忠袁紹。袁紹、袁術兄弟都想當皇帝,不是沒有原因的。袁氏傢族在東漢末年確實是鼎盛與世界的,無一個傢族能正面跟袁氏抗衡的。不過在後來袁紹起兵謀反後,在官渡這個地方跟曹操打瞭一場大仗,最後曹操以少數兵馬就戰勝瞭大鼓軍隊的袁紹,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袁紹死後,他的三個兒子分割瞭袁紹的地方勢力,最後也是被曹操一下子就打敗瞭,而袁氏傢族的袁紹弟弟袁術,最後因為盜取瞭皇帝玉璽,而遭到全世界的人圍毆,最後袁氏傢族也是滅亡瞭。
二、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同樣是“四世三公”,與袁傢地位相當。楊傢始祖是西漢開國功臣楊喜,他參與分屍項羽,被封侯。東漢安帝時,名臣楊震官至太尉。漢末三國時,楊彪官至三公。由於忠心漢朝,楊彪備受曹操打壓,幾乎被殺。楊彪之子楊修,因為親近曹植,又是袁紹外甥,被曹操因事殺害。曹丕代漢後,想任命楊彪為太尉。但楊彪選擇為漢朝盡忠,推辭瞭。
三、潁川荀氏
潁川荀氏也是漢末三國時期最顯赫的傢族之一。荀氏是荀子之後。荀淑是漢末一代名士,他的八個兒子,號稱“八龍”。荀淑之子荀爽,漢末時官至司空。
荀淑的侄子是荀彧。荀彧投奔曹操後,推薦瞭司馬懿、鐘繇、戲志才、郭嘉、陳群、杜襲等謀士,可見荀傢的人脈和影響力。曹營之中,荀彧坐鎮許昌,總理朝廷政務;荀衍(荀彧之兄)坐鎮鄴城,負責河北軍政;荀攸為曹操貼身謀士。荀傢可謂是曹傢的合夥人。雖然荀彧被曹操逼死,但荀傢的地位卻並沒有受到影響。荀傢到晉代時,依然非常顯赫。

四、潁川陳氏
陳氏原是寒微之傢。陳傢始祖陳寔,依靠自己非比尋常的品德,逐漸積累起崇高的聲望。陳寔參加瞭漢末的反宦官鬥爭,是當時最有聲望的名士之一。陳寔活瞭83歲,憑一己之力,把陳傢從平民之傢,拉到一流士族行列。
陳寔之孫陳群,是曹操的重要謀士。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即出自陳群之手。曹丕繼位後,陳群官至鎮軍大將軍。曹丕去世後,陳群與司馬懿、曹真一起接受遺詔,成為輔政大臣。陳群之子陳泰,官至征西將軍,多次擊敗蜀國大將薑維。陳傢與司馬傢關系極好,為司馬氏的興起出瞭不少力。
亂世,就是各方勢力重新“洗牌”的過程,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楊氏、袁氏等頂級大傢族,都漸漸沒落,尤其是袁氏,幾乎是從最頂級大傢族沒落到差點被滅族;而一些傢族逐漸成長為新的大傢族。

五、諸葛傢族
說起諸葛傢族,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諸葛亮,但在諸葛亮崛起之前,諸葛傢族其實隻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傢族而已;雖然司馬傢族是瑯琊郡的望族,但其祖上並沒有出現過大官,最高也不過先祖諸葛豐曾擔任過司隸校尉一職而已,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也僅是袁術麾下的豫章太守,後又稱為劉表的屬官。
這樣的傢世,簡直就是底層小傢族瞭;但後來卻出瞭諸葛瑾、諸葛亮和諸葛誕這三個人傑;諸葛亮後輔佐劉備成就霸業,官至丞相,權傾一時;諸葛瑾官至東吳大將軍,也是數一數二的頂級大官瞭;諸葛誕在曹魏也是官至征東大將軍,也是實權派。一門三人的崛起,讓諸葛傢族成為當時的頂級大傢族。
但後來在蜀漢被滅之時,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都戰死,僅剩一個諸葛京;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後成東吳權臣,可惜後來由於太過囂張跋扈,被吳主孫亮和托孤大臣孫峻聯手誅殺,並被滅三族;最後諸葛誕,由於起兵反對司馬昭,結果被司馬昭派人所斬,並被夷滅三族;至此,諸葛傢族又被打回原形,僅諸葛京在晉朝擔任江州刺史而已。自從蜀國滅亡瞭之後,諸葛傢族也就沒落瞭,一直到現今,諸葛傢族都沒有什麼能人經驗世界瞭。
六、孫氏傢族
孫氏傢族據說是春秋時期軍事傢孫武的後裔,這孫氏傢族世代在吳地作官,乃是吳郡首屈一指的望族,但終究隻不過是地方傢族而已,距離權力中樞距離太過遙遠;直到孫堅出生後,孫氏傢族才開始發跡。孫堅自幼便勇武不凡,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
孫堅帶領孫氏傢族走向輝煌的基石,但真正讓孫氏傢族名震天下的還是孫策,孫策在父親孫堅戰死後,征得袁術許可,東渡長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大敗劉繇,後又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袁術僭越稱帝後,孫策與袁術決裂,最終成為一方大諸侯,被朝廷任命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
之後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勛及劉表部將黃祖,並奪取豫章郡,最終一統江東。但就在孫策想北伐曹操的時候,卻被刺客刺殺,臨終前讓位於弟弟孫權。孫權得孫策的基業後也是不凡,先是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後又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兵不血刃占領交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最終於公元229年登基稱帝,孫氏傢族權勢達到極致。
七、曹氏傢族
很多人都認為曹氏傢族原本就是頂級大傢族,其實不然,原本曹氏傢族應該隻是一個地方的普通傢族而已,與夏侯傢族關系匪淺。後曹嵩被大宦官曹騰收為養子,借助曹騰的權勢,曹嵩官至九卿大鴻臚、大司農,掌管國傢的財政禮儀;這曹嵩別的本事沒有,斂財能力那是一流,曾給西園捐錢一億萬錢,買瞭個三公之首的太尉官職,但沒當多久就被撤瞭……
這曹氏傢族雖然普通,但人才卻是出瞭不少,加上曹嵩多年的斂財,所以曹操起事就順理成章瞭。曹操早年以舉孝廉出身,選為郎官,歷任洛陽北部尉、頓丘令、議郎,拜騎都尉,鎮壓黃巾起義,遷濟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遷典軍校尉。後組織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遷東郡太守,拜為兗州牧。迎接漢獻帝,拜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司空,遷丞相,挾天子以令不臣。
再之後消滅二袁、呂佈、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基本統一中國北方地區;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代漢自立,建立瞭魏國。曹氏傢族的人才儲備量是劉備和孫權羨慕不已的,典型的有曹仁、曹純、曹洪、曹真、曹休、曹爽及夏侯傢族的夏侯惇、夏侯淵等等。

八、司馬傢族
據說司馬傢族高陽之子重黎(祝融)的後裔,遠古至商朝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到瞭周朝,夏官改稱司馬。周宣王時,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漢朝時成為河內郡,司馬傢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說去來也算是高官吧,但是和那些頂級豪門世傢比起來,還真的不算什麼,三公都沒出一個;但是司馬傢族卻出瞭司馬懿這個絕世天才,司馬懿被曹操強行征辟後,便開始瞭傢族的逆襲。
前期的司馬懿表現隻能說很一般,備受壓制,但是在高平陵之變後,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而後經過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經營,徹底架空瞭魏國曹氏,在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掌權後,幹脆直接代漢自立,建立瞭晉朝;所以魏國成瞭三國中第二個被滅掉的國傢(第一個是蜀國),在十餘年後,又滅掉瞭東吳,最終一統三國,建立瞭大一統的晉王朝。不過保持不瞭很久,就在晉國建立不久,司馬炎繼任瞭幾十年而已,晉朝就被八國之亂而擊破瞭,連司馬炎都被俘獲瞭,司馬傢族就這樣沒落瞭。
九、盧氏傢族
這個傢族想必大傢都不太熟悉,但是這個傢族是四大傢族裡面下場最好的一個傢族。其中代表人物是盧植。他可是公孫瓚和劉備的老師,能力也是世界所認可的,甚至是盧植死後,曹操也是親自為他掃墓,雖然說盧氏傢族在三國中並不出名,但是盧氏傢族卻能立足幾千年,因為他們傢族的教育觀念中一直強調要忠心君主,不可以有爭霸天下為己任的想法,所以這個傢族在後代一共出瞭二十幾位丞相,十分瞭得!
可以說這幾大傢族中唯獨盧氏傢族,它的最終下場最好,對此你有何不同的見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