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株連九族為什麼其他親戚都不逃跑呢 揭秘其中原因

古代株連九族為什麼其他親戚都不逃跑呢 揭秘其中原因

時間:2019-06-19 15:55:4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對株連九族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古時候,很多統治者為瞭維護自己的地位,讓自己的江山永固,都發明瞭一些很殘酷的刑罰。比如誅九族就是其中之一。一人犯罪,全傢甚至全族都受牽連被誅滅,真正的斬草除根。小編覺得,這算是最狠的一個刑罰瞭吧

族刑最早出現在商朝,當時商朝一個叫盤庚的君主想要遷都。但是很多貴族和大臣都強烈反對。盤庚一怒之,下令將拒絕遷都的貴族全傢處死。在這種酷刑面前,大傢都不敢反對瞭。到瞭秦朝的時候,族刑被正式的列入瞭法典。由於族刑的震懾力巨大,所以古時候都喜歡用。甚至在此基礎上,衍生瞭“夷三族”、“誅九族”等更加滅絕人性的刑罰。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起兵打敗瞭建文帝朱允炆,奪得瞭皇位。大學士方孝孺拒絕為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下令“滅十族”,僅僅因為一個人,卻要處死近一千人。可見當時有多慘烈。

那麼既然株連九族這麼可怕,為什麼犯人的親戚朋友不逃跑呢?按理說,古時候通訊落後,跑到偏僻之處隱姓埋名也很難被人發現。其實主要原因有這幾個。

一,這些人心存僥幸的心裡

在古代,雖然滅族的口號叫做“男女無少長皆殺之”,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卻不一定是這樣。東晉的時候規定,滅族時,可以不殺婦女。唐朝時期,未年滿十四歲可不殺;之後的宋元明清,基本都沿用瞭唐朝這一規定,不過未殺者還是要被罰為奴隸。

二,處罰的速度特別快

古時候不像現在,出事瞭打個電話就能通知傢人。古時候通訊落後,很多犯人被抓住判刑瞭,傢裡人都不知道。而且那些負責辦案的在收到指令之後,都會“速戰速決”,直接到犯人傢裡就開始大開殺戒,犯人親屬們大多死的不明不白。更別說還能提前逃跑瞭。

三,實在是跑不掉

古時候盛行宗族群居,一整個傢族其實都住的很近。這樣便於在遇到匪患、盜搶流寇之類,互相都能有個照應。但是這樣的結果就是,一旦其中一人被判瞭誅九族的大罪,辦案的軍隊會火速趕到這個傢族,雞犬不留。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