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和審食其有沒有私情?一首詩中藏有真相!
呂後和審食其有沒有私情?一首詩中藏有真相!下面小編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呂後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後,是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呂後是劉邦的發妻,劉邦在外打天下,呂後在傢主持傢務。劉邦自立沛公後,將父親劉太公托付給兄劉喜和審食其。
從此,審食其作為舍人的身份照顧呂後和她的兒女還有劉邦的父親。楚漢相爭時,呂後和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一起淪為項羽的俘虜,此時,審食其也隨侍左右,此後,審食其逐漸為呂後所信任。

呂後也十分信任審食其,漸漸,就有傳言,說呂後和審食其有不正當的關系。
有人說,劉邦常年在外打仗,照顧呂後和孩子還有劉邦父親的,都是審食其。日子久瞭,兩人就有私情。
這一點怕是站不住腳,和呂後一起的還有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別人都不是傻子。而且西漢王朝建立後,劉邦封審食其為辟陽侯。劉邦也不傻,他不會封給自己難堪的人為侯。

令人玩味的還有一段《史記》中的記載:
辟陽侯幸呂太後,人或毀辟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後慚,不可以言。
意思是,有人向漢惠帝報告審食其與呂太後有私情,皇帝大怒,將審食其下獄,此時,呂後的態度,十分值得玩味。
司馬遷寫呂太後感到慚愧,無話可說,也沒有向漢惠帝求情。
許多人從這裡認為呂後心虛,所以不言。
因為這樣的記載,許多人認定審食其和呂後有私情,而在後世中,審食其還被列為十大男寵之一。

唐代時,高適路過辟陽城時,寫過一首《辟陽城》: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傳道漢天子,而封審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雲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兒女欺。
母儀良已失,臣節豈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在這首詩裡,高適認定呂後與審食其有不正當的關系,並且說呂後有失皇後身份,而審食其失瞭臣子之節。他們的事情有令後世恥笑。

其實,呂後和審食其究竟有沒有不正當的關系,歷史並沒有定論。目前也沒有確切的證據來佐證這一切。
我們可以知曉的是,呂後對於審食其是非常信任的。
劉邦去世後,呂後與審食其商議誅殺將領。與他商量這麼重要的事情,其信任可見一斑。
漢惠帝去世後,呂後女主稱制,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但他不處理左丞相職權范圍內的事情,專門監督管理宮中的事務,像個郎中令,呂雉常與他決斷大事,公卿大臣處理事務都要通過審食其才能決定。
與其說此時的審食其是一個丞相,不如說是呂後監督朝廷和百官的耳目。

呂後和審食其的信任應該是建立在兩人曾經共過患難的經歷上的。曾經共過患難,而後走向人生巔峰,信任肯定比別人多一些。
究竟呂後和審食其有沒有私情?對於這件事,我們還是應該持謹慎的態度來評價。畢竟,古人已經遠去瞭,他們無法為自己辯白,而我們也不能也不應該將不確定的事,甚至是污名,強加在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