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大清皇後中,隻有她擁有漢人的血統,死後才封皇後

大清皇後中,隻有她擁有漢人的血統,死後才封皇後

時間:2019-06-20 19:41:3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清朝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封建時期對於人性的殘害是很可怕的,而且那時對於人們身份等級的劃分十分嚴格,特別是在清朝的時候除滿人之外的異族人地位極其低下,被看做是卑賤的血統。舉個例子,兩個各方面條件都一樣的男子都想入仕,他們一個是漢族人一個是滿族人,那麼那位滿族人的仕途一定會更加順利。當時朝廷的很多要職在招人的時候都會明確說明,隻有滿人才可以入職,前朝是這樣,與前朝息息相關的後宮也是這樣。

彼時被選入宮的女子大部分都是滿人貴族女子,其中有少部分漢人女子因為自己顯赫的傢世或是其他原因能夠入宮,但是礙於漢人的身份,所以她們一般都不會太得寵。有的漢人女子因為傢中有長輩在朝為官,或許能晉升到比較高的位分,但是無論是皇上還是後宮中其他妃子都會存在打壓漢人的心思,因此有漢人血統的後妃是基本上不可能成為皇後的,清朝統治下幾百年的時間裡,隻出現過一位有漢人血統的皇後。

能在那麼多滿人妃子中殺出一條血路,想必這位漢人皇後一定有著非凡的美貌和智慧,更讓人驚訝的是,她所有的地位和榮譽都是依靠自己得來的,最初入宮的時候,她隻是打雜的小宮女。說到這裡大傢肯定都能猜出她是誰瞭,沒錯,她就是魏佳氏。她的父親是一個小總管,一開始是在內務府供職,她出身低微,等成為皇妃後,傢裡的地位才被皇上抬高。

她能入宮都是憑著父親在內務府供職的原因,不過其實她的傢庭比起普通人來說還是有些底蘊的,他的父親在內務府節節高升,唯一的劣勢就是她的母親是一個漢人。史書中沒有記載她是在何年何月何日入宮,我們隻能大致推算她可能是在1741年左右進宮,據說她入宮的時候隻是一個小宮女,但是關於她的這一段經歷史書中的記錄也並不詳實。我們隻知道,她曾經是先皇後身邊的宮女,因為能長期見到皇上,於是便憑借著自己出色的容貌和心性贏得瞭皇上的註意。

魏佳氏在十九歲的時候就被封為“令嬪”,當時這個位分上一共隻有三人,她是其中傢世最低微的。從她的封號中我們也能夠看出,皇帝對她是非常喜愛的,令在古文中是美好的意思,同時也代表著玉德,皇帝自己最喜歡的就是玉器,所以這個賜字將他的心意表露無遺。在此之後他也毫不掩飾自己對這位愛妃的寵愛,他幫扶魏佳氏的娘傢,還找來心愛的畫師給她繪制肖像圖。

進宮的第七年,她已經是令妃瞭,這個位分基本上就是一個有漢人血統的妃子能達到的最高位分瞭,但皇帝實在喜歡她,於是最終她還是當上瞭皇貴妃。皇帝的婚姻道路並不順遂,他的前兩任皇後都因為種種原因離他而去,當身邊隻剩下唯一喜愛的魏佳氏時,他自然想過要立她為後,但這個想法遭到瞭太後的堅決阻攔,阻攔的原因自然就是因為魏佳氏低微的出身。

不過即便沒有皇後這個稱號,當時後宮中所有人都知道,皇後的實權全都掌握在魏佳氏手中,她當不上皇後,但誰也不能越過她去。

她的兒子也得到瞭皇帝的喜愛,尚且年幼的時候就被立為繼承人,魏佳氏去世的時候皇帝悲痛瞭很長一段時間,在她死後,後宮中皇後以及皇貴妃的位置一直都空懸著。而且皇帝一直記得沒能給她位分這件事,在太子繼位之後,迫不及待地將她追封為皇後,這種比較溫和的方式更能讓朝中的那些老古板接受,於是魏佳氏就成為瞭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漢人血統的皇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