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古代的銅錢有味道嗎?“銅臭”一詞是怎麼來的?
時間:2019-06-21 15:45:3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古代的銅錢有味道嗎?“銅臭”一詞是怎麼來的?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現代的錢有味道嗎?好像有,因為錢放久瞭,是有一個味道,叫錢味,我聞到瞭錢的味道。古代的錢都是金、銀、銅制成的,尤其是銅,放久瞭有一股金屬的味道。那為什麼古人說錢是臭錢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唐朝趙璘《因話錄·卷五·征部》上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唐朝有個做官的人下朝後,去拜訪他的朋友,看見有個穿補丁衣服的和尚在座,於是有些不高興,還沒坐就走瞭。
後來,他對朋友說:“你為什麼喜歡跟穿毛氈和尚的人打交道?我不知道他是賢能或平庸,隻是感覺很臭。”
沒想到朋友反駁道:“毛氈衣服是臭,但那隻是外表,再臭也沒有銅銹臭。銅銹的臭才是真的臭,而且到處都是,每次上朝都能聞到。難道你和他們在一起不覺得可恥嗎?如今你卻恥笑我與山野中有學問的人交往。品德高尚的人都認為草野之音勝過正式樂隊演奏的音樂,我看那清貧之人遠勝於今天位居高官的人。”
聽到朋友一番話後,此人無地自容。

為什麼古代用“銅臭”譏諷有錢人?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在位時,上至公、卿,下至郎、吏,都訂有明價。當時有個叫崔烈的人,特別透過上層的關系,以一半的價錢(5百萬錢)買到一個訂價千萬的司徒官職,消息傳開,議論紛至,崔烈的官譽也大受影響。
根據《後漢書·崔烈傳》記載:東漢時,一名叫崔烈的人,用五百萬錢買瞭個相當於丞相的司徒官職。由於司徒與太尉、禦史大夫合稱“三公”,是掌握軍政大權、輔助皇帝的最高長官,所以,人們雖對崔烈的醜行議論紛紛,但當著他的面誰也不敢談及此事。
一天崔烈問兒子崔鈞:“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意思是說,人們對我當上三公有何議論。崔鈞據實相告:“論者嫌其銅臭。”這就是“銅臭”一詞的來歷。
反正後來銅臭就成瞭諷刺有錢人的意思瞭。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