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雄軍作為明王朝末年最精銳的軍隊之一 最後的下場是什麼樣的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天雄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天雄軍-明王朝末年最精銳的軍隊之一。崇禎三年,由當時的時任右參政兼副使的盧象升組建,號稱“天雄軍”。

盧象升的“天雄軍”.據高迎祥和李自成自述中,在明朝末年的各地的軍隊中,他們最懼怕的明軍,就是號稱“盧閻王”天雄軍。比而當時最精銳的是關寧鐵騎,雖然戰鬥力強,但都是騎兵,沖來沖去,死活好歹都是一下子,但天雄軍就不同瞭,比膏藥還討厭,貼上就不掉,極其頑固,隻要碰上瞭,就打到底,不脫層皮沒法跑。

天雄軍的士兵,大都來自大名、廣平當地,並沒有什麼特別,之所以如此強悍,隻是因為盧象升的一個訣竅。兩百多年後,有一個人使用瞭他的訣竅,組建瞭一支極為強悍的部隊,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曾國藩。沒錯,這個訣竅的名字,叫做關系。
和清朝末年曾國藩的湘軍一樣,盧象升的天雄軍,大都是有關系的,同鄉、同學、兄弟、父子,反正大傢都是熟人,隨便死個人,能憤怒一堆人,很有戰鬥力,也促使當時“天雄軍”成為明末最精銳的軍隊之一的主要因素。

崇禎十一年末,滿清在皇太極的帶領下再次入關,並同年攻陷高陽縣。高陽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為何引得朝廷上下一片失驚?隻因為那裡住著一個人,已經退休賦閑在傢,他的名字是孫承宗,同月,孫承宗以身殉國。

孫承宗
崇禎十一年十二月盧象升頂著巨大壓力領兵進駐巨鹿的賈莊。太監高起潛統帥關寧鐵騎數萬在雞澤,距離賈莊不到五十裡,盧象升派遣楊廷麟去要求援助,高起潛理都不理。盧象升領兵至蒿水橋,遭遇清軍主力。“旦日,騎數萬環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戰,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鬥,後騎皆進,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楊陸凱懼眾之殘其屍而伏其上,背負二十四矢以死。”高起潛隨即不戰而潰。

戰後,楊廷麟及部下在戰場上尋獲盧象升遺體,甲下尚著麻衣白網(服父喪)。三郡之民聞之,痛哭失聲,聲震天地。最終伴隨著明末一代名將盧象升的隕落,威名赫赫的“天雄軍”也就此退出歷史的舞臺。
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