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後期為何墮落瞭?裝傻才是活命之道!
蕭何後期為何墮落瞭?裝傻才是活命之道!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蕭何是劉邦手下十分重要的謀士,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相信大傢都讀過,正是此人追的韓信,為劉邦的千秋偉業做出瞭不可替代的貢獻。
後來蕭何一直跟隨劉邦白手起傢,一起躲過深山,一起商量對策,一起打敗瞭項羽,一起開創瞭大漢王朝的百年基業。剛當皇帝的劉邦也並不是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之徒,他也知道蕭何的功勞,所以讓蕭何當瞭這大漢王朝的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此時的劉邦我相信他對蕭何是真心的,並不是一開始就防備他,不信任他。

但有時時間真的會改變很多東西,當皇帝久瞭,劉邦的心性也隨之改變瞭。對於權力的渴望和控制欲讓他的心性開始變的多疑。
特別是在韓信被殺後,英佈感覺自己也十分危險,便決定起兵造反。在這種危急的局勢下,為鼓舞士氣和督促平叛,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平叛,隻好將蕭何留守長安。但劉邦還是放心不下,他怕蕭何會不會趁自己不在的時候也像英佈那樣反叛,但同時他也沒有辦法,除瞭讓蕭何管理大後方長安外,還能找誰呢?
況且在這種危急時刻劉邦隻能靠蕭何來打理好大後方瞭,不然後院要是起火的話,那可就麻煩瞭。但劉邦的疑心病還是在內心深處不斷的驅使他去懷疑蕭何,會不會有一天像韓信、英佈那樣背叛他。於是在蕭何派人給劉邦運送糧草和戰略物資時問:
“蕭何在幹什麼?”
答曰:“蕭丞相愛民如子,陛下您不在的日子裡,有蕭丞相在長安就放心吧”。
劉邦一聽,臉色就變瞭,內心更是在犯嘀咕:“你蕭何這麼積極的積攢好民生,聲望竟然都這麼高瞭,到底是想幹嘛”?
劉邦的不高興寫在瞭臉上,那個送糧草的人就是再傻也看出來瞭。回到長安後就將這件事告訴瞭蕭何,蕭何卻不以為然,完全不為所動,該幹嘛還是幹嘛。
這時蕭何的門客看他那幅傻樣,可以說是實在看不下去瞭,更是擔心自己會失業。所以趕緊對蕭何說:
“丞相不久將要會有一場滅頂之災瞭,我等該何去何從啊”!
蕭何滿臉的疑慮看著他說:“公何出此言?”
答曰:“您現在貴為丞相,乃是百官之首,論地位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瞭。您現在還這麼的勤政愛民,隻會讓皇帝對您產生疑心。功高震主一說,您難道不知道嗎?”
蕭何一言不發,陷入沉思中……
門客接著說:“現在皇帝總是向人尋問您的動何,恨不得時刻監視著您,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此時的陛下對您可能隻是懷疑,但久而久之可能就像韓信那樣欲除之而後快瞭”。
蕭何聽他這麼一說,不由得驚出瞭一身冷汗,忙問道:“那該怎麼辦呢?”
對曰:“公當多貪財、多買田宅、多積民怨。說的通俗點就是敗壞自己的好名聲,這樣皇帝陛下才會安心,您才能化險為夷”。
蕭何搖頭說道:“這怎麼可以,豈不是毀瞭我一世英名嗎”。
對曰:“蕭公這都什麼時候瞭,是命重要還是名節重要呢?”
迫於形勢,蕭何也明白自己要想活下去就必須自毀名節。於是他開始貪污受賄,劉邦的反應如何?
劉邦露出瞭一絲心滿意足的微笑,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想不到蕭何如此識相,劉邦焉能不高興?漸漸地劉邦對蕭何是越來越放心瞭。
蕭何的付出不管怎樣,最終還是得到瞭回報,劉邦不僅對他放心瞭,自己的命保住瞭。更重要的是他比劉邦活得還久,而且一直身居宰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