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失寵後永璂也被乾隆冷落,去世後以普通宗室之禮下葬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永璂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歷代皇宮裡都有一個通病,皇位之爭。要說到歷史中最著名的皇位之爭,玄武門之變和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事件應當是後世議論最多的皇宮政變瞭。縱觀歷史,歷代能勝任皇位者不僅僅要靠自身能力,能否討得皇帝的喜歡也是很重要的。

乾隆年間,雖然沒有激烈的皇位之爭,但其中也不乏讓人唏噓。史料記載,乾隆於公元1795年正式立第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並在第二年正式登基。可以說永琰這個皇位來的非常輕松,似乎沒有經過一點波瀾,但其實在永琰之前,乾隆是有皇位人選的。

在康熙九子奪嫡事件後,雍正和乾隆均采取瞭秘密立儲的方式,以免皇子明爭暗鬥。第一個被乾隆密立為太子的皇子是永璉,不過,此時的乾隆也不過26歲,秘密立永璉為皇太子完全是出於偏愛,畢竟,他是乾隆最愛的皇後富察氏所生,也是乾隆嫡長子。但永璉在9歲的那年因病去世。乾隆不得不另外選擇皇位繼承人,因為永琮天資聰慧乾隆便有意將其立為皇太子,但永琮在兩歲的時候就去世。
接連遭遇兩個兒子去世的乾隆非常難過,但皇太子之位不能空著,從小就聰慧好學的永琪被認為儲君的最佳人選。1765年,永琪被乾隆封為和碩榮親王,被寄予厚望。但永琪也在這一年一病不起,去世時才25歲。

乾隆喜歡的兒子相繼早逝,應該給乾隆造成瞭不小的打擊。要說乾隆此時就沒有皇位人選瞭嗎?其實是有的。
在永琪受寵時,烏喇納喇氏所生的十二阿哥也是受寵的。史料記載,永璂出生後乾隆非常高興,不僅寫詩紀念,還讓大臣與其同喜。大臣們也一度以為乾隆會立永璂為皇太子。但永璂卻因烏喇納喇氏失寵被乾隆疏離,一生未被封爵。
永璂的結局是令人唏噓的,被乾隆疏離後,永璂在長達十二年裡過著冷清的生活,整日沉默寡言,就連去世後也僅以普通的宗室之禮下葬。
對於永璂的結局,不少人稱永璂也不過是個受害者,乾隆將對烏喇納喇氏的厭惡轉移到他身上實在是不公平。但生於皇宮,他們除瞭擁有著旁人羨慕的身份地位外,也要承受皇宮裡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