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真的無惡不作嗎?作為奸臣嚴嵩很“不合格”!
嚴嵩真的無惡不作嗎?作為奸臣嚴嵩很“不合格”!下面小編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嚴嵩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63歲拜相入閣。《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透過戲曲和文藝作品、歷史典籍,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

嚴嵩是江西分宜人,小時候被稱之為"神童"。據說他六歲是就能背誦四書五經瞭,就憑這一點,被稱之為"神童"一點不為過,更瞭不得的是他八歲就被選為"童生"瞭!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以為成為"童生"有什麼瞭不起的,可看看嘉靖時期的另一個名臣——海瑞,就知道嚴嵩為何瞭不得瞭,因為海瑞成為童生的時候是二十八歲!所以,對比之下,嚴嵩確實是"神童"瞭。
當然瞭,雖然被稱為"神童",但嚴嵩的科舉之路卻不怎麼順利,前後考瞭兩次,都沒有上榜,好在他有韌性,繼續考第三次,這次終於上榜瞭——二甲第二名!這個成績雖然比不上一甲,卻也是瞭不得的成績瞭,因為一甲就三個人,既所謂的"狀元、榜眼、探花",這樣說來二甲第二名其實就是全國第五名瞭。憑著這樣的成績,嚴嵩被選為庶吉士。這個也同樣瞭不得,因為在明代,一般情況下隻有成為庶吉士,才有資格進入內閣,除瞭極個別的是靠投機取巧外,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可是說,如果不出意外,嚴嵩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可老天恰恰開瞭個玩笑,嚴嵩的母親去世瞭!對於普通人來說,親人去世,就得放下所有事情,以處理親人的後事為重中之重。對於官員來說也是如此,甚至比普通人還要嚴峻。因為他們還要守制三年,也就是回傢守孝。嚴嵩是一個極孝的人,聽到母親去世,便向朝廷打瞭報告,然後就回傢守孝去瞭,這一守便守瞭三年。
按理,三年孝期已滿,嚴嵩是時候回朝廷做他該做的事瞭,而且朝廷也沒有忘記他,時不時的會下發文件來問候他,順便叫他趕緊回去,可嚴嵩就是不去。他給出瞭兩個理由,一個是他母親去世,自己傷心過度,還沒有恢復,另一個則要高大上的多,"朝中目前奸人當道,在下不堪與他們為伍!"很多人聽到他這一理由,無不豎大拇指稱道一聲:"好"!此時的大明朝正德時期,而嚴嵩口中的奸人,指的則是江彬,錢寧之流!嚴嵩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下定決心不與奸人為伍就不與奸人為伍。所以,任朝廷如何催促,他都不為所動,由此便開始瞭長達十年的隱居生活。

嚴嵩之所以會被後世評價這麼低,一大半是替當時的嘉靖皇帝背黑鍋。嚴嵩當政時,已經是嘉靖中晚期,嘉靖皇帝已經不像繼位之初那樣英明睿智,勤於國事。當時的嘉靖因為常年沉迷修道,好惡無常,威福自操,以帝王心術玩弄群臣,臣僚皆是戰戰兢兢。他伴著這位君主,天天如臨深履薄,哪裡還敢竊弄威柄。
嚴嵩隻是被嘉靖皇帝樹立在群臣中的靶子,用來吸引群臣的火力,以便皇帝隱於幕後,掌控大局。所以嚴嵩及其黨羽幹的壞事,如陷害忠良等,很大一部分都是嘉靖皇帝默許的。至於明史中所說的嚴嵩,隻知道逢迎媚上,不敢勸諫,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以當時嘉靖的脾氣,誰敢忤逆他,嚴嵩同朝的徐階、高拱等所謂的忠臣不也是默默無聲嘛。

嚴嵩當政期間還是幹瞭許多事的。他面對國傢財政崩潰,南北兩線皆有戰事的情況下,勉力支撐危局。在北方,通過通商互市和分化等措施,暫時安撫韃靼人,保證九邊的平靜。在南方,為瞭平定倭寇,他鼎力支持東南總督胡宗憲的各項政策,支持胡宗憲編練新軍。正是在嚴嵩的支持下,胡宗憲才能放手大膽的實施自己的平倭戰略,為倭寇的最終平定奠定基礎。
他眼光獨到,對大局的掌控很到位,他啟用的胡宗憲可以說是明朝中晚期最有能力的文臣督撫。如果天啟、崇禎朝的首輔有嚴嵩的能力,明朝可能就不會滅亡。當然嚴嵩也絕非好人,他也幹結黨營私,打壓政敵的事,尤其是他的兒子嚴世蕃絕對是個大大的壞蛋。他的兒子好色成性,斂財無數,最終嚴嵩也是倒在自己兒子身上。

更令人搞笑的是,嚴嵩這個奸臣,當瞭二十年首輔,後來被抄傢時,傢產總共隻有兩百餘萬兩白銀。而打到嚴嵩的忠臣徐階,一直以清廉自居,當官前傢中僅有百畝之田,幹瞭四年首輔,最後積累的傢財,僅在江南水田就有二十多萬畝,都是當時最好的水田,這些水田的價值超過四百萬兩。看來嚴嵩這個奸臣與徐階這個忠臣比起來很不合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