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城之戰是真是假?鹵城之戰到底是誰贏瞭?
鹵城之戰是真是假?鹵城之戰到底是誰贏瞭?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鹵城之戰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發生的一場戰役,也是司馬懿唯一一次和諸葛亮正面交鋒,最後以諸葛亮勝利告終。也正是因為這場勝利,導致此後司馬懿不敢輕易進攻,采取瞭絕對防禦的策略。不過諸葛亮在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卻遭到瞭自傢人的阻撓,因糧草不濟,還有一道假口諭無奈退兵,回去查明真相後罷黜瞭李嚴。不過關於鹵城之戰還有許多爭議,這場戰役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三國志記載的極其簡略: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三國志
至其中具體的過程,在《漢晉春秋》、《資治通鑒》中提到諸葛亮在鹵城大破司馬懿,戰績為“甲首三千”,《晉書》卻提到司馬懿在鹵城大破諸葛亮,戰績為“俘斬萬計”。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這次對決,史書出現截然不同的記載,那麼究竟哪個記載是最接近真相的呢?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過程有三個關鍵問題:
一:諸葛亮是否在上邽打敗過郭淮;
二:諸葛亮是否成功割據隴西大部分小麥;
三:鹵城之戰的勝利者究竟是司馬懿還是諸葛亮。
解決瞭這三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還原出最接近真相的歷史場景。

一:諸葛亮是否在上邽打敗郭淮
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懿遇與上邽之東。——資治通鑒
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刈上邽之麥。諸將皆懼。——晉書
無論是《晉書》,還是《資治通鑒》都提到瞭諸葛亮在上邽割取隴西小麥,而當時上邽城是由郭淮、費曜鎮守的,諸葛亮大軍要割取上邽小麥,他們不可能坐視不理。於是在上邽地區,郭淮、費曜與諸葛亮勢必發生瞭戰爭,並且由於諸葛亮在上邽成功割麥,顯而易見,郭淮、費曜的確是被諸葛亮打敗瞭,隻有打敗敵人才會讓敵人畏懼,從諸將皆懼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來,其實晉書也默認瞭諸葛亮取得瞭上邽之戰的勝利。

二:諸葛亮是否成功割取隴西大部分小麥
帝曰:“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刈麥。吾得二日兼行足以。”於是卷甲晨夜奔之,亮望塵而遁。——晉書
是時,隴右無谷,議欲關中大運,淮以威恩撫循羌、胡,傢使出谷,平其輸調,軍食用足,轉揚武將軍。——三國志
《晉書》中司馬懿聲稱諸葛亮會等到安置好營塞以後再去割取隴西小麥,隻要快馬加鞭追上諸葛亮,就能夠保住隴西小麥。但是顯然諸葛亮並未如同司馬懿所說的先安置好營塞以後再割取小麥,而是直接開始割麥,要是安置瞭營塞,以逸待勞的蜀軍滅必要直接跑路。正因為諸葛亮沒有安置好營塞,才會在司馬懿明明“倍道疲勞”的情況下,沒有乘機迎戰而是主動撤退。而三國志中提到“隴右無谷”,正是因為隴西小麥被諸葛亮搶瞭才會沒有呀,如果司馬懿守護住瞭隴西小麥,郭淮怎麼跑去去找羌胡搶糧食呢?因此,諸葛亮的確成功割取隴西大部分小麥。

三:鹵城之戰的勝利者究竟是司馬懿還是諸葛亮
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晉書
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三國志
辛已,懿乃使張郃攻無當監王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漢人獲甲著三千,懿還保營。——資治通鑒
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謚曰壯侯。——三國志
陳壽大概是在避諱什麼,在《三國志》中,中隻記載瞭張郃進攻王平的結果,對司馬懿進攻諸葛亮的結果隻字不提。但是《三國志》提到瞭張郃中埋伏身死的地方是在木門道,這其實已經暗示瞭鹵城之戰的真正結果。木門道在鹵城的東北方向,諸葛亮如果在鹵城已經“夜宵遁”,是不可能在木門道與張郃交戰的。至於陳壽為啥不記載諸葛亮的這次勝利,原因其實很簡單,《三國志》是要給晉武帝司馬炎審核的,自然會對司馬懿誇勝諱敗瞭。因此,鹵城之戰的勝利者無疑是諸葛亮。